惠誉:英国无协议脱欧风险仍然很大,对经济影响显著丨评级机构Weekly Outlook|英国无协议
整理:吴越 赵健榆/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
导语
惠誉表示,虽然英国议会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阻止脱欧,但是由于英国政治动荡,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风险仍然很大。英国脱欧的性质和时间仍不确定,如果不能达成协议,英国经济前景可能受到严重破坏。过去一年,英国商业投资持续疲软。2019年第二季度,英国实际GDP收缩,表明2019年增长将低于此前预测。因此,惠誉将2019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4%下调至1.1%。如果10月31日英国无协议脱欧,预计将导致第4季度实际GDP大幅收缩,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将降至0.8%。到2020年,英国实际GDP将收缩1.4%,失业率将升至5.5%。
- 惠誉表示,人口趋势比如人口减少或快速增长、青年群体膨胀、明显老龄化,可能对主权信用构成风险。影响的关键渠道包括:潜在GDP增长停滞、不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和公共债务,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冲击。人口因素已经在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主权评级。
- 惠誉将中国香港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自AA+下调至AA,展望负面。惠誉认为,持续的社会动荡令香港经济活动受创,中美贸易冲突亦已造成外部阻力, 令香港经济面临挑战。尽管如此,惠誉预计,香港仍具备相当规模的缓冲资本,有能力维系港元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
- 标普表示,与可持续发展绩效挂钩的银行债务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7倍,目前正迅速赶上更主流、更成熟的绿色贷款市场。可持续性或ESG相关的贷款虽然占比仍然不高,但从2017年第一笔贷款发放以来增长迅速,2019年7月达到1115亿美元。
- 穆迪表示,中国区域性银行的快速增长正对多个领域构成一系列的外溢风险,但政府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和意愿可限制系统性风险。
- 主权评级调整方面,惠誉将中国香港评级由AA+下调为AA。惠誉将乌克兰评级由B-上调为B;穆迪将塞尔维亚Ba3评级的展望由稳定调为正面。
- 上周(9.2-9.8)国内债券主体评级下调家数3家,上调家数0家。
- 上周(9.2-9.8)国内债券违约5起,涉及公司为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功集团有限公司、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周经济观点
惠誉: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风险仍然很大,对经济影响显著。(2019.9.6)
- 惠誉表示,虽然英国议会采取了各种措施试图阻止脱欧,但是由于英国政治动荡,英国无协议脱欧的风险仍然很大。英国脱欧的性质和时间仍不确定,如果不能达成协议,英国经济前景可能受到严重破坏。英国目前主权信用评级为“AA”,并处于“负面观察”中。持续的“脱欧”不确定性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已经很明显。
- 英国国会9月3日通过了一项法案,如果在10月19日之前无法与欧盟达成脱欧协议,则要求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将《里斯本条约》第50条程序延长3个月,除非议会投票通过无协议脱欧。
- 惠誉认为,无协议脱欧将对英国经济和贸易前景造成重大破坏,至少在短期内是这样。脱欧相关的不确定性已经给英国经济带来了压力。过去一年,英国商业投资持续疲软。2019年第二季度,英国实际GDP收缩,表明2019年增长将低于此前预测。因此,惠誉将2019年英国经济增长预期从1.4%下调至1.1%。
- 惠誉认为,无协议脱欧可能会导致英国GDP增速在两年内相对于基准水平下降3%以上,如果没有得到“基本的”英欧贸易安排,降幅可能会更大,并有可能推动新一轮的货币和财政宽松。如果10月31日英国无协议脱欧,将导致第4季度实际GDP大幅收缩,2019年全年实际GDP增速将降至0.8%。到2020年,英国实际GDP将收缩1.4%,失业率将升至5.5%。
惠誉:主权评级面临的人口风险正在上升。(2019.9.4)
- 惠誉表示,人口趋势比如人口减少或快速增长、青年群体膨胀、明显老龄化,可能对主权信用构成风险。影响的关键渠道包括:潜在GDP增长停滞、不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和公共债务,以及对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风险。人口因素已经在影响一些国家或地区的主权评级。惠誉认为,从中期来看,人口因素对主权评级的影响可能会更大。
- 虽然评级具有前瞻性,但是变化缓慢的长期趋势和对未来不确定的预测都没有当下的发展那么重要。惠誉将人口统计学上的压力反映在评级上,正是因为其当前的邻近性和严重性,同时考虑到了改革能减轻其影响的可能性。治理能力强的国家更容易吸收人口变化趋势对经济增长、公共财政和政治稳定的影响。
- “人口趋势”是惠誉在ESG相关性评分中评估的15个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因素之一。ESG因素与每一个主权国家的评级决策之间的相关性从低到高,分别对应1至5。日本和约旦的人口趋势评分为4,这意味着这一因素已经在影响评级。所有其他国家的评级都是3,表明在这些国家,“人口趋势”与评级有关,并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影响。
- 人口减少或增长疲弱将限制劳动力供应,抑制GDP增长。相反,如果国家提供灵活的劳动力市场和商业环境,有助人们找到适合的工作,那么劳动年龄人口相对于年轻人和老年人增加时,这些国家就可能享受到“人口红利”。
- 劳动年龄人口下降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都在东欧。上世纪90年代,受经济转型创伤和高移民率的影响,东欧的出生率出现下降。2018年和预计2050年增长最快的国家在中东和非洲。
- 快速老龄化的人口增加了医疗、社会保障和养老金支出方面的压力,同时税收负担将由更少的工人负担。不利的人口结构和慷慨的养老金制度,可能会使公共财政难以为继。养老金改革拖延的时间越长,在经济和政治上就越难以实施。欧洲和东亚面临最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在中东若干国家,自然人口的迅速增长或难民的流入增加了教育、基础设施和社会安全网的开支压力。
- 不稳定的人口状况,例如青年人口的迅速增长,可能造成不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对主权评级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大量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看不到家庭或社会地位改善的希望,那么愤怒、沮丧和社会动荡很可能随之而来。如果失业率高企、治理不善,这种情况则更有可能发生。其他风险包括对环境资源的压力,或种族、宗派或性别平衡的转变。受这种风险影响最大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和中东。
惠誉:将中国香港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由AA+下调为AA。(2019.9.6)
- 惠誉将中国香港的长期外币发行人违约评级自AA+下调至AA,展望负面。
- 惠誉认为,持续数月的冲突和暴力行动使管理中国香港与中国内地关系的“一国两制”政治框架的范围与韧性面临考验,而且中国内地政府官员在香港事务上采取了自1997年回归以来最公开的立场。惠誉预计,“一国两制”的基石不会动摇,中国香港与内地日益加强的经济、金融、社会和政治联系显示出其与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不断融合,未来,中国香港将面临来自体制和监管方面的更大挑战。
- 近期的事件也会令国际上对于香港的管理和法治的质量和效率的观感遭受到长期损害,并对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和活跃程度产生质疑。这些指标是惠誉评估香港信用状况的重要因素,虽然与世界其他地方相比仍保持强劲,但如果社会冲突持续,这些指标可能会进一步受损。
- 负面展望反映出,惠誉认为,尽管港府已对抗议者的一些要求做出让步,但公众的不满情绪将在一定程度上持续存在,而社会冲突升级的可能性也将进一步削弱公众对香港公共机构的信心,并损害外界对港府的治理体系、制度、政治稳定性和商业环境的看法。
- 持续的社会动荡令香港经济活动受创,中美贸易冲突亦已造成外部阻力, 令香港经济面临挑战。惠誉目前预计香港2019年实际GDP增长率为0%,这意味着今年下半年经济将出现收缩,2020年实际增长率将回升至1.2%。基于最近公布的财政支持措施及财政收入将低于预算的预期,本年度的财政盈余将缩减至收支大致平衡的水平。
- 尽管如此,惠誉预计,香港仍具备相当规模的缓冲资本,其中包括约占GDP40%的庞大外汇储备、对外净债权地位(占GDP的283%),以及超过20年的经常账户盈余记录。惠誉认为,香港持有4410亿美元外汇储备 (相当于货币基数的2倍),有能力维系港元与美元之间的联系汇率制度。支持香港信用状况的其他因素包括该地区出色的公共财政管理记录、高收入水平及兼具韧性和灵活性的经济体。
标普:将贷款与可持续发展绩效挂钩的做法正在兴起。(2019.9.3)
- 标普表示,与可持续发展绩效挂钩的银行债务市场在2018年增长了7倍,目前正迅速赶上更主流、更成熟的绿色贷款市场。可持续性或ESG相关的贷款虽然占比仍然不高,但从2017年第一笔贷款发放以来增长迅速,2019年7月达到1115亿美元。
图1 全球与可持续发展绩效挂钩的贷款快速增长
- 越来越多的借款人对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产生了兴趣。更多的公司将可持续性纳入公司战略和投资决策,ESG被纳入贷款定价中。
- 在设定、评估和报告可持续发展业绩方面的透明度和可信度的改善,提高了投资者对这一不断演变的资产类别的信心。
- 这也有助于可持续性相关贷款在更广泛的债务资本市场成为一种主流做法。
穆迪:中国区域性银行构成一系列外溢风险,但系统性风险有限。(2019.9.6)
- 穆迪表示,中国(A1,稳定)区域性银行的快速增长正对多个领域构成一系列的外溢风险,但政府确保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和意愿可限制系统性风险。
- 随着中国金融体系日趋市场化,国内区域性银行的重要性得以增强,因此区域性银行层面的困境可能导致整个金融行业流动性收紧、信用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以及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减少。
- 包括包商银行和锦州银行在内的几家区域性银行近期发生的信用事件表明此类机构的脆弱性正在增大。
- 此类问题银行在几年前仍归类为小型银行,但其增长非常迅速,现已达到中型银行规模。虽然银行业对于可能陷入困境的较小型区域性银行的总体风险敞口较低,但风险从区域性银行传导至金融体系其他领域和实体经济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 依赖同业资金的金融机构,特别是规模较小的区域性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会直接面临蔓延风险的冲击。严重依赖此类金融机构提供借贷的某些企业也将因此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和更大挑战。
- 尽管区域性银行浮现的问题有望得到很好的遏制,但如果中国政府未能及时向相关机构提供支持,则可能构成重大风险。政府控制处置成本的能力取决于其意识到相关问题的速度,及其采取何种处置手段。
主权评级
一周评级下调
- 惠誉将中国香港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由AA+下调为AA,展望负面,确定短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F1+。依据为持续数月的冲突和暴力行动使管理香港与中国内地关系的“一国两制”政治框架的范围与韧性面临考验,也会令国际上对于香港的管理和法治的质量和效率的观感遭受到长期损害,并对营商环境的稳定性和活跃程度产生质疑。(2019.9.6)
一周评级上调
- 穆迪将塞尔维亚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Ba3的展望由稳定调为正面。依据为该国债务情况改善、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强劲。(2019.9.6)
- 惠誉将乌克兰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由B-上调为B,展望由稳定调为正面,确定短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B。依据为该国已表现出及时获得财政和外部融资的能力、宏观经济的稳定改善、公共债务下降,同时选举期的缩短减少了国内的政治不确定性。(2019.9.6)
一周评级
- 惠誉确定哈萨克斯坦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BBB,展望稳定,短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F2。(2019.9.6)
- 惠誉确定卢森堡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AAA,展望稳定,短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F1+。(2019.9.6)
- 惠誉确定刚果长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CCC,短期本、外币主体违约等级为C。(2019. 9.6)
国际机构评级
- 穆迪确定东非发展银行长期主体违约等级为Baa3,展望稳定。(2019.9.3)
- 惠誉确定欧洲投资银行长期主体违约等级为AAA,展望稳定,短期主体违约等级为F1+。(2019. 9.6)
国内机构评级
上周(9.2-9.8)国内债券主体评级下调家数3家,上调家数0家。
- 评级下调
(可点击查看大图)
- 评级上调
无
国内债券违约
上周(9.2-9.8)国内债券违约5起,涉及公司为南京建工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精功集团有限公司、三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点击查看大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