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 对于商誉减值 投资者要理性看待
财道·黄玮(南都记者)
深市公司2018的年报成绩单“出炉”,实则也意味着,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业绩成色几何将在公众投资者的眼前展现。这份年报数据也反映了过去一年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折射出经济转型的过程、方向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
根据深交所综合研究所发布的《深交所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8年报实证分析报告》,深市公司在营收上实现同比增长13 .33%,延续增长的平稳状况。然而受资产减值损失影响,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合计5834 .83亿元,同比下滑22 .88%的情况仍然备受外界关注。不过在去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滑实际上是意料中事,在金融去杠杆和部分行业去产能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部分行业的经营也在承压。
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仍然是商誉减值的问题。在过去一年的财经报道中,投资者不难发现,不少上市公司因为巨额的商誉减值而引发业绩变脸,甚至有爆雷情形。深交所综合研究所亦在分析报告里面特别指出,2018年深市公司资产减值损失3592.86亿元,同比上升72.26%,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为38.11%。少数因资产减值而导致巨额亏损的公司,对整体业绩影响较大。深交所综合研究所表示,随着2018年并购重组业绩承诺集中到期,部分公司为避免商誉减值影响未来业绩而选择一次性出清风险。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2018年深市公司共计提1278亿元商誉减值,虽然对当期业绩带来较大冲击,但减值风险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释。分析报告也表明,深市上市公司的商誉减值风险逐步释放但仍需持续关注,同时并购重组的理性回归,预计商誉对净利润的影响将有所下降,但部分公司仍有一定的减值压力。
作者:黄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