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找出A股价值中枢(股票中什么是中枢)
内容导航:
- 如何找出A股价值中枢
- 股票中什么是中枢
一、如何找出A股价值中枢
找出股价值中枢的方法:可以用我国股市的总市值与我国GDP的比值这个指标找出A股的价值中枢。
据此研判,A股的价值中枢应当在4000点左右。
当年曾经有记者问股神巴非特:如果用单一指标判断美国股市,您采用什么指标?巴非特沉思后回答说:可以用股市的总市值与美国GDP的比值。
当这个指标大于1时就需要小心了。
今年沪指站上5000点时,A股的总市值大致是64万亿左右。
2014年GDP是63.6万亿。
基本上两者相当,比值是1,按照巴非特的理论基本上处于安全区域。
而如果按照7%的增速计算,2015年底中国的GDP是70万亿左右。
似乎还略低于1,那么5000点是A股的价值中枢吗?
笔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A股的价值中枢应当在4000点左右。
因为中国与美国资本市场的不同。
中国的资本市场实际上是非常分散的。
最大的是A股,其次是香港和中国台北股市,最后是美国上市的中国概股。
由于目前内地在中国台北股市上市的公司极少,所以可以忽略之外,其余两地上市的内地上市公司市值大致上有10万亿左右。
如果漏统计了在美国上市的阿里与在香港上市的腾迅则是错误。
5000点的A股市值64万亿,加上10万亿就等于74万亿已经超过2014年低63.6万亿的GDP。
当然动态的看,目前的市值74万亿大致与2015年底70万亿的GDP相当,具备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既然是价值中枢就意味着上下都有空间,所以笔者认为,价值中枢应当打80%的折扣。
5000点的80%大致是4000点。
沪指4000点A股总市值对应2014年的GDP总量是70%,假设A股慢牛是一个箱体区域,那么我们直接找A股的下限就可以直接得到上限了。
可以说,2005年的股改是牛市的起点,之前的股市并非全流通,庄股横行,没有统计意义。
而2005年的最低点是998点,4000减去998大约是3000点。
中枢是4000点加上下箱体3000点等于7000,则沪指今年最高理论涨幅不会超过7000点。
显然,当沪指在5000点的时候,已经过了半山腰。
然而,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都不能一气呵成,而是波浪式前进的。
所以,近期的回调实属正常,只要不破箱体就是安全的。
但是市场以如此连续快速暴跌的方式进行调整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管理层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
二、股票中什么是中枢
中枢是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三个(段)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部分构成的价格平台。
中枢是有级别的,一般把最小中枢固定在1分钟图的3个K线重叠上。
所谓盘整,就是任何完成的任意级别走势类型中只包含一个该级别中枢;
所谓趋势,就是任何完成的任意级别走势类型中包含二个以上依次同向的该级别中枢。
所以,把上述两种情况归纳起来就是:任何完成的走势必然包含一个以上中枢,也就是说,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型,都至少由三个(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成。
把上面的结论演绎开来,就是任何连续中的走势都可以分解成盘整、下跌、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走势只有上涨、下跌、盘整三种类型。
比如下跌一旦完成,即前后趋势力度发生背驰,就会转化为盘整或上涨,不管是哪种,这个转折点就是第一类买点,此后走势出现第一次次级别回调制造的低点就是第二类买点。
卖点的情况反过来就是。
买卖点也是有级别的,既然大级别走势由小级别合成而来,那么大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在对应的小级别图里就是第一类买卖点。
由中枢的定义知道,在盘整中,无任离开还是返回中枢的走势类型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的,否则会成为中枢延伸的一段;同样,在趋势中,连接两个同级别中枢的也必然是次级别以下级别的走势类型。
当一个次级别走势离开中枢,其后的次级别回调走势其低点不破中枢区间高点,即不重新回到该中枢内,则离开成功,其回调低点就是该中枢对应级别走势的第三类买点,卖点反之。
成功离开中枢后,会产生新的同级别中枢,当前后两同级别中枢的波动区间没有重叠时,该级别趋势产生。
否则,前后两中枢将扩张为更大级别的一个中枢。
如离开不成功,就没有第三类买卖点,该级别盘整将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