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每天喝一杯牛奶【喝一杯牛奶,争一口国人之气,小小一杯奶,千亿目标?】

财经资讯 2024-03-09557

丁时刻创业思维 09-04 08:43

一杯牛奶,不过250毫升,却装满了近代中国奶业史的风云变化。

1910年,居住在天津的德、俄、意、日等多国商人开始经营乳牛场。同时期的上海,外商为了防止珍贵的乳牛外流,严防死守,以免乳牛流入华人之手。国破山碎,外国人喝一杯牛奶,竟也能在国人面前喝出优越感。

“不知道将来,咱们中国人能不能堂堂正正地有奶产、有奶喝。”那一代的中国乳业人,力量小,伸手不及梦,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如今,中国的乳业人,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表示:中国乳业,我们可以。

2019年8月29日,中国乳业领军企业伊利发布半年报,向世人展示了如今中国的乳业实力!

中报一览

2019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伊利实现总收入450.71亿元,占行业总营收的三分之一;净利润37.98亿元,营业收入、净利润规模再创行业同期新高。公司综合市场占有率、市场渗透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核心指标持续领跑行业,稳居亚洲第一!

伊利取得不俗成绩,得益于三大举措。

第一,新品投放精准。

伊利精准把握消费升级的产品需求趋势,瞄准婴幼儿奶粉、有机奶等市场需求,不断推出新品,引领行业发展。

“金领冠塞纳牧有机婴幼儿配方奶粉”一举填补了“有机世界级原生品质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空白,打开全新市场增量空间。

基于大数据技术、精准定位目标消费人群推出的“NOC须尽欢鲜果活菌冰淇淋”“畅意100%环球精选系列乳酸菌饮品”“金典娟姗纯牛奶”等产品一经推出,便深受消费者喜爱,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第二,原有产品稳步增长。

截至2019年6月,伊利常温液态类乳品的市场渗透率为83.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其在三、四线城市的渗透率为86.2%,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公司产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能力继续增强,渠道份额稳步提升,稳居行业第一。

第三,成功进行国际企业并购,稳步走向世界舞台。

伊利依势而动,收购了泰国本土最大的冰淇淋企业Chomthana,成为反向收购海外优质本土企业的重要开端,伊利不仅借此快速进入泰国市场,还借助泰国在东南亚的地理优势,对整个东南亚国家市场形成辐射。

2019年,伊利对外发布公告确认,收购新西兰乳企Westland100%股权。当国内市场出现总量封顶效应,伊利正通过市场版图的扩张寻找新的增长点。

新旧风光

中国乳业走过了70年的“看世界”之路,在这70年里,各企业轮番登场,伊利、蒙牛、光明、三元……等等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在近代乳业史中留下过精彩一页。

各家起落,大开大合,而今,中国乳业界已是另一番景象。

以蒙牛为例,2019年上半年,蒙牛实现销售收入398.572亿元,与伊利营业总收入450.71亿差距超过50亿,全年大概率仍相差100亿。蒙牛净利润为20.769亿元,而伊利的净利润为近40亿元,接近蒙牛的两倍。

所有人都会好奇:蒙牛怎么了?

起落沉浮

蒙牛渐渐落后于伊利,是有原因的。

动荡的人事变动,是其一。

仅在2019年,9个月之内,蒙牛已经三次更换董事长。年初,中粮副总裁马建平卸任蒙牛董事长,由中粮总裁于旭波接任;但于旭波只上任三个月就辞职了,由“华润系”的陈朗接任。

众所周知,董事长不是摆设,这种人事的更迭对业务的影响多半是负面偏多。

其次,在“并购”这种大动作上,蒙牛的“失态”也让外界目瞪口呆。

2013年,蒙牛以124.6亿港元的代价并购广东乳企雅士利,而雅士利不但没有给蒙牛带来预期的收益,反而营业收入连年下滑。更为严重的是,拖后腿的雅士利2016年上半年还以12.3亿港元收购连续多年亏损的多美滋中国。蒙牛在当年财报中指出,自收购多美滋以来(截至2016年底),多美滋为蒙牛带来净亏损5590.5万元。

2017年,蒙牛以18.73亿港元收购现代牧业16.7%的股份,后继续增持到60.77%。2018年,中国圣牧宣布拟以3.03亿元,向蒙牛出售持有的圣牧高科51%股权。2018年,现代牧业亏损4.96亿元,中国圣牧亏损22亿元。2019年上半年,现代牧业扭亏为盈,却是通过“自产自销”将78%的原奶销售给蒙牛。

如果说,以上并购让外界痛惜,那么,出售君乐宝,可以说是让外界直呼“看不懂”了。

2019年,蒙牛宣布以40.11亿元出售所持君乐宝51%的股份。2018年,君乐宝营收达130亿元,净利润3.07亿元,它为蒙牛贡献了约两成的营收、一成的利润。据预计,2019年君乐宝的销售额可能达到150亿元,并且利润也会稳步增长。换言之,失去君乐宝,蒙牛不仅失去了营收的强大来源,更为自己亲手培育了一个竞争对手。

君乐宝有多火?笔者家附近就有一家便利店,下班后去买酸奶,君乐宝的芝士酸奶永远是第一个断货的。总是“一脸笑呵呵”的君乐宝总裁魏立华,以一句人畜无害的“涨芝士啦”吆喝,凶狠地杀出了一条前无古人的中国酸奶业新业态:芝士酸奶。上市仅两个月,月销售额就突破1000万元。

离开蒙牛后,在酸奶领域一骑绝尘的君乐宝,将在最擅长的领域内,和“老上司”蒙牛正面对抗。

千亿目标

有意思的是,蒙牛和伊利都提出过“千亿目标”。

在这场你追我赶的追逐赛中,蒙牛的忽上忽下、以及伊利的后来发力,都让原本难以预料的结果变得更加悬而未决。

2017年,蒙牛提出“双千亿”目标:未来三年内,销售额达到千亿,市值达到千亿。2019年中报数据显示,蒙牛营业收入为398.57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6%,照此增速,蒙牛是否能按期实现双千亿目标,还需要打一个问号。

事实上,伊利早在蒙牛之前,已经提出了“五强千亿”目标:2020年,进入全球乳业五强,营收突破1000亿。2019年中报显示,伊利营业总收入450.7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84%,照此增速,伊利有望提前交卷,实现千亿目标。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了,商场从无最后的将军,只有市场永远是对的。谁又知道,千亿目标达成之后的十年、二十年,又会是怎样一番风景呢?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一穷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只用了70年。

落后就要挨打,过去千百年里得到过的尊重,如今想要重新寻回来,靠的只有一条路: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国乳业,从零起步,到走向世界,承载的是国人对乳业雄起的百年梦想。

国破山碎之际,中国的乳业人尚且不放弃;如今大好河山,中国乳业人必将乘风破浪!

好,看咨询,涨知识,了解行业情报就上时刻会,关注众号“SHIKEHUI888”每天时实更新前沿信息,给你不一样的出路!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