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盈亚科技 “四底”落定 A股蛮牛变慢牛】 万古天帝

股市头条 2024-12-26437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8日说,2013年至2018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年均增长5.2%。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年均增长11.9%。商务部当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超过300亿美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带动东道国就业近30万人。

2、【商务部:任何成员都不能以歧视性手段限制中国产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月12日,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上,中方就澳方5G的相关限制措施提起关注,提请澳方注意履行其在世贸组织项下的义务,要求澳方就相关措施与世贸组织规则的一致性作出说明。“任何成员都不应该以歧视性或不合理的手段限制中国产品或者供应商。就5G而言,基于国别的、歧视性的限制措施,非但不能带来安全,反而会扰乱全球的供应链,阻碍技术应用和科技进步。”

3、【美国去年一次能源消费创8年来最大增幅】

美国能源信息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比2017年增长4%,为8年来最大增幅,而化石能源占美国2018年能源总消费的约八成。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天然气消费创纪录,比2017年增长10%,加上石油燃料、可再生能源与核电消费的小幅增长,完全抵消了煤炭消费的微小降幅,使得全年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幅度为8年来最大。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3月是有记录以来全球第二热的3月,比20世纪3月平均温度高约1.1摄氏度,这是全球变暖的新证据。

4、【俄罗斯禁止向乌克兰出口石油】

俄罗斯政府网站18日发布消息说,俄总理梅德韦杰夫当天签署政府决议,从即日起禁止向乌克兰出口石油及石油产品。决议指出,俄方对乌克兰实行石油及石油产品出口禁令。此外,从今年6月1日起,只有得到俄经济发展部许可,俄部分石油、石油产品与煤炭等才能向乌方出口。决议从公布即日起生效。据俄《消息报》近日报道,乌克兰政府决定扩大从俄罗斯进口的产品禁令名单。梅德韦杰夫18日就此表示,近日乌方针对俄方采取不友好举动。在此情况下,俄方被迫保护自身利益并采取回应措施。

5、【日本放弃6月与俄罗斯就南千岛群岛领土问题达成框架协议】

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包含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领土问题在内,有关日本与俄罗斯的和平条约谈判问题,日本政府基本决定放弃在6月俄总统普京访日之际达成框架协议。日本共同社4月19日在报道中提及了相关原因,认为虽然日本曾以移交齿舞群岛和色丹岛这2岛来了结的方案面对谈判,但俄方并不接受,无法预期会有进展。有方案提出作为进行替代的普京访日成果,可达成协议,在仅限包含南千岛群岛的萨哈林州和北海道之间,相互免除短期签证。

经济

1、【中国外贸平稳渡过全球贸易下滑可期】

《经济参考报》刊文称,2018年,全球贸易增速有所放缓。根据一些国际组织的预测分析,未来几年,全球贸易前景并不十分乐观。全球贸易正在经历一个增速下滑期,中国巩固今年第一季度的外贸成果,通过采取措施,保持多元化贸易渠道的畅通,平稳渡过全球贸易增速下滑期仍可期待。目前的情况显示,中国外贸环境喜忧共存。平稳渡过全球贸易增速下滑期,既要保持乐观,用好有利条件,也要保持警惕,谨慎面对风险。

2、【专家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回升势头将加强】

针对二季度宏观经济走势预判,莫尼塔宏观研究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预计二季度基建投资的回升势头将得到加强,但财政发力空间的提前消耗,或将制约下半年基建回升的空间。另外,对后续制造业投资的前景并不悲观,工业企业总资产增速对制造业投资有4个月左右的领先意义,1月份至2月份工业企业资产增速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这预示制造业投资在二季度末有望企稳回升。受低库存、销售韧性增强等两方面因素影响,房地产投资未来会得到较强支撑,并将弱化其失速下滑的风险。

3、【北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4%】

2019年北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出炉。4月19日,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一季度北京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9.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4%,增速低于上年全年0.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0亿元,下降6.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84.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110.0亿元,增长6.3%。

4、【美国3月份零售额创一年半来最大涨幅】

美国商务部18日公布的数字显示,3月份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1.6%,创一年半以来最大涨幅,显示美国消费支出依然强劲。数字显示,在工资稳健增长、失业率维持低位以及美联储暗示年内或不会加息等支撑下,消费支出有望继续推动经济增长。3月份美国零售额增至5141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6%。今年前3个月,美国零售额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2.9%。普兰特-莫兰金融咨询公司首席投资官吉姆-贝尔德认为,虽然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持续扩张。

5、【欧盟寻求推动7000亿欧元经济刺激环境问题是重点】

近日欧洲议会以463票支持、64票反对和29票弃权,通过了在2021到2027年欧盟长期预算期内实施的刺激计划——投资欧盟(InvestEU)。作为一项经济刺激计划,InvestEU希望最多可以推动7000亿欧元(约合7910亿美元)的投资,超过一半将用于基础设施和其他旨在满足巴黎气候协定标准的项目。这表明,环境问题是欧盟新一轮长期投资计划的关注焦点。

市场

1、【银行、信托、券商转型路线图渐清晰大资管百万亿市场竞争白热化】

资管新规“靴子”落地将满周年,银行、信托和基金等机构在这一年中转型路线图逐渐清晰,百万亿级别的市场也逐渐浮现出新版图。一方面,转型对相关机构的资管业务收入和利润增长确实形成一定冲击,但另一方面,多家机构也以打破刚兑为核心,加大各种收益浮动的净值型产品的发行力度,并进行一系列业务架构和模式的调整。伴随着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入局,未来大资管的竞争格局将愈加激烈。业内专家表示,大资管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大机构将进一步抢收市场份额和客户,不具投研能力的中小银行则在考虑退出资管市场。

2、【外资快速流入A股市场今年以来北上资金净流入超1100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下的沪股通和深股通,外资正在快速流入A股市场。今年以来,截至4月17日,沪股通总计净流入资金633.63亿元,深股通净流入528.61亿元,合计达到了1162.25亿元。自开通以来,沪股通和深股通的净流入资金分别达到了4400.41亿元和3179.18亿元。在外资持续流入的同时,包括券商、基金等外资机构也正在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3、【上半年银行“竞速”信贷投放资金违规入市犹存监管力度料再加强】

在“早投放早收益”和宽信用政策共同作用下,今年一季度,银行信贷对实体经济投放明确提速。银行业人士表示,各银行今年上半年在信贷投放上可谓铆足力气,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民营企业、民生领域等成投放重点。值得注意的是,信贷资金违规进入股市和楼市也不鲜见。业内人士预计,为确保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监管排查和管控资金流向的力度可能加强。

4、【“四底”落定A股蛮牛变慢牛】

中国证券报刊文称,创业板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告公布完毕后,多家券商机构认为创业板盈利底显现。而近期密集公布的宏观及金融数据,也积极表明信用底、经济底逐渐成形,加之前期确认的市场底,多底重合后,市场普遍预计,A股将从蛮牛变为慢牛。牛市第二阶段,业绩因素凸显。

5、【楼市调控成果仍待巩固】

经济日报评论称,进一步看,今后各地在“因城施策,分类指导”“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过程中,必须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从本地实际出发,着眼实施后的效果和房价变化,审慎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都市圈城市还要加强城市间的调控政策协同,以巩固和扩大调控成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更好地满足百姓的购房需求。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变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促使地方经济行稳致远。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