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深大通 [暴力抗法深大通:实控人被质疑套取公司资金]

新三板资讯 2024-12-25893

5月22日下午两点,证监会稽查总队一行4人前往深圳市南山区,他们要去执行一项十分简单的任务:给深圳上市公司深大通(000038)送达《立案调查通知书》。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稽查总队表明来意之后,深大通的前台员工接了一通“神秘”电话便拒绝接收调查书,随后两名男子闯入与稽查人员发生口角,并对4名稽查人员大打出手,进行人身和言语上的攻击,暴力阻碍证监会稽查人员执法,其中一名女性稽查人遭严重抓伤,被送往医院处理伤口。

其中一位稽查人员在采访中表示:

在我十余年的稽查生涯中,还从未遇到过一家上市公司如此暴力反抗执法。

据了解,本次稽查队员送达的调查书起源于去年夏天,当时,证监会稽查人员前往深大通控股方办公地青岛开展监督检查,深大通董秘、财务总监二人接待了稽查人员。但是在交流过程中,董秘借口外出,一直未归。财务总监执法文书上签了字,却并非自己的名字,而是“深大通”三个字。当时,自称负责公司公关事务的李某,还以无法核实身份为由,对稽查人员进行了恐吓和言语攻击。

览富财经注意到,证监会本次送达的调查书的内容大致意思为,公司及实控人姜剑在监管执法过程中未予配合,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立案调查。

为何深大通、实控人姜剑及高管如此抗拒执法?前台员工接那通电话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不过深大通的2018年度报告却在这次反抗执法风波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据深大通2018年度报告,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亏损23.50亿元,亏损的原因主要系计提了2016年非同一控制合并的子公司冉十科技和视科传媒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和对视科传媒应收账款计提单项全额减值,整体损失为24.8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家子公司的广告传媒收入在深大通的整体营收占有相当大的分量,2018年报中广告传媒业务占比达43.56%,同时该业务营收也处于增长状态。

览富财经了解到,这两项收购起源于2015年7月23日,深大通公布了一则重大资产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曹林芳、李勇、莫清雅等3名股东合计持有的冉十科技100%股权和夏东明、朱兰英等8名股东合计持有的视科传媒100%股权。两项标的资产交易总额为27.5亿元。

这次发行股份的对象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姜剑,一致行动人朱兰英以及华安资产拟设立的华安深大通1号、华安深大通2号、华安深大通3号等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以20.42元每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3467亿股,募集配套资金27.5亿元。这次交易后姜剑以及一致行动人朱兰英的持股比例增至54.31%。

然而在今年5月初,一家媒体曾报道,冉十科技原董事曹建发、李勇实名举报与深大通相关的两只并购基金,穿透底层资产后,可能存在虚构贸易、套取上市公司资金和信用的情况。

并购基金的资金流向了与深大通实际控制人姜剑及其一致行动人存在关联的公司。该报道称,实名举报的背景,是深大通对四年前收购的冉十科技,计提7.8亿元左右商誉减值准备,这导致尚在业绩对赌期的冉十科技原创始团队曹建发、李勇等人,面临巨额赔偿。

随后深大通就此事回复称,报道中提及的两只基金,在现有基金结构中,上市公司没有任何资金参与,故不存在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不存在套取上市公司资金的情况。

但是通过查看深大通实控人姜剑以及其一致行动人朱兰英、青岛亚星实业有限公司的质押率后发现,三者的股权质押已经到了天花板,据最新数据显示,姜剑、朱兰英、青岛亚星实业的质押率分别为99.89%、98.33%、100%,几乎已经把能质押的股份都套出来了。

而据深大通的董监高名单,姜剑以及朱兰英并未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叠加其高质押率,实控人姜剑对公司的态度可见一斑。

近期,深大通面临的问题很多,公司早前亦策划过多起与热门题材相关的收购,包括2018年收购区块链项目公司,但均未能成行。而就在如今被爆暴力抗法、高管实名举报、年报被审计机构“保留意见”的同时,深大通还在不断公告宣布涉足工业大麻领域。 对于事件后续览富财经将持续跟进,并在网站中报道。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