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好医生上市后首份年报: 营收大涨近8成 核心业务增势迅猛】平安好医生是不是直销?
【财华社讯】中国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01833-HK),公布了上市后首份年度财务报告。这家颠覆传统医疗模式的新经济公司,2018年各项业务保持快速发展,实现总收入33.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8.7%;其中,核心业务——家庭医生服务板块,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自有医疗团队」独特优势,业务增长强劲,实现营业收入4.11亿元,同比增长69.6%。
受业绩消息刺激,平安好医生股价连续两日大涨,今日收市高见45.25港元。
公司重点发展的家庭医生服务板块,增长迅猛,主要得益于AI辅助诊疗系统优化带来的服务效率提升,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的深入,以及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期内并录得多项亮点:截至2018年末,公司注册用户数达2.65亿,较2017年末增加7,240万;2018年12月,月活跃用户数和月付费用户数分别达5,470万和236万,同比分别增长85.4%和86.2%;全年平均付费用户转化率从2.7%提升至3.6%。
AI辅助诊疗系统覆盖超3,000种疾病
平安好医生将AI辅助的自有医疗团队、外部医生和医疗健康服务网络融合,打造线上线下服务闭环。2018年末公司自有医疗团队达到1,196 人,签约合作外部名医(均为三级甲等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5,203名,1小时送药网络覆盖全国86个城市,较2017年末增加72个。全年日均在线咨询量达到53.5万,同比增长45.4%。AI辅助诊疗系统已累计覆盖超3,000种疾病,已应用到自有医疗团队全科室及超100家线下医院。
展望2019年,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CEO王涛于2月27日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家庭医生服务将继续发挥AI技术的优势,赋能自有医疗团队,进一步提升效率。并将持续拓宽AI技术的覆盖广度,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加强对用户健康管理需求的覆盖,建立健康档案,持续跟踪,不断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极致的服务体验。在家庭医生服务的维度上,平安好医生在2019年将重点集中进行线上线下的融合:在现有的庞大生态网络中,更加紧密地将线下医院、诊所和药店联合起来,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全覆盖、全流程的服务。
消费型医疗业务中,体检卡业务持续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医疗健康服务供货商网络覆盖近400家中医诊所、超1,300家体检中心、超1,200家牙科诊所和超120家医美机构;使用万家云诊所系统的诊所近4.7万家。
健康商城业务透过大数据作精准营销,并结合商家线下物流网络,为用户提供良好的购物体验。2018年,健康商城业务贡献GMV达29.73亿元,同比增长78.7%。
健康管理和互动业务中,医疗健康内容覆盖20个垂直频道,累计内容数量超100万条,借助平台汇聚的精准医疗健康流量,为企业客户提供专业的广告产品及服务,从而获取收入。
续与母企中国平安探讨深入合作
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及会员制,是家庭医生服务商业化的重要方向,亦是目前家庭医生板块的主要收入来源;期内贡献收入超2亿元,服务保险会员超100万,相较平安集团1.8亿个人用户,会员数目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公司将继续与母企中国平安探讨深入合作,继寿险业务后,与母公司的银行贷款、产险、车险客户合作,为对方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另外,于2018年10月完成了万家医疗的收购,借此布局线下网络,完善线上线下服务闭环,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服务。
进军东南亚市场
深耕内地市场的同时,平安好医生亦放眼国际市场。2018年8月,该公司与Grab Holdings Inc.订立协议成立合营公司,将公司优质的医疗服务与AI技术对外输出,为东南亚用户提供在线医疗健康服务。
CEO王涛在年度业绩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目前正在选择在东南亚8个国家里哪一个国家先行启动,我们在做大量的数据调研,用户习惯的调研。包括我们跟Grab也在密切的讨论,我们第一款产品非常可能以插件的形式,在Grab的APP里来提供医疗健康的服务,正紧锣密鼓的开展。
业绩超预期 小摩看高63元港币
公布首份年报之后,国际大行纷纷发布对平安好医生的最新研究报告,其中小摩(JP Morgan)和瑞银(UBS)维持买入评级,并分别看高至63及60.13港元。此外,大和、花旗及HSBC均维持公司的买入评级。投行机构普遍认为公司2018年全年业绩表示符合预期,并将持续关注核心业务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