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汪鸣:中国港口竞争越来越激烈,未来要靠大型枢纽港发展规模经济

股票投资 2024-12-02632

搜狐财经|聚焦2019青岛·中国财富论坛专题

7月6日,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财经》承办的2019中国财富论坛在青岛召开。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在“财富助力航运金融创新”主题演讲中,汪鸣提出,要发展枢纽经济,需要靠已经形成的港口、航运、产业等要素的聚集,利用现代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机会,重塑港航经济模式。

汪鸣表示,随着世界贸易总容量增速的逐渐下降,以及中国在世界贸易当中占有率的不断提升,港口吞吐量、航运增速也在不断下滑,将来的低速增长可能是维持比较长一段时期的基本现象。我们在研究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也面临解决这个困惑的问题。对于港口航运面临的问题,汪鸣提到了以下几点。

一是港口航运面临大转型的挑战,转型的最大背景,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港口、航运、临港产业高速增长的时代总体上结束了。在结束的背景下,我们将进入正常的增长。在正常的增长下,我们怎么能够克服在膨胀的增长过程当中形成的盈利习惯和盈利模式,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个重大的挑战。

二是港口和航运靠量的增长,形成一套运行体系,我们怎么样过度到新的体系当中,这也是面临的重大挑战,因为我们不能用休克疗法来解决行业的转型问题,应该用渐进的发展方式。但这个渐进怎么来做?是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

三是量的膨胀结束了,同时又面临模式的转轨,近几年中国沿海港口尤其是过亿吨的大型港口,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是港口在腹地寻求货运的力度和政策在发生改变。二是港口在进行相应航运和港口服务产业的发展当中,面临雷同的竞争,导致竞争加剧。

第四,用传统的提高吞吐量的办法进行后续的发展和竞争,这是对各个港口而言都是一种严峻挑战。

汪鸣表示,随着贸易量的下降,增速的下降,带来新的发展模式探索必须加快的压力。尤其是中国在参与国际贸易当中是后来者,所以我们的出口更多采用是FOB条款。未来采用什么样的条款?尤其是电商、网购、跨境电商的发展带来的新贸易方式的转变,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港航业,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对于港航协同发展,带来的新发展机遇,汪鸣提到了以下几点:

汪鸣认为,港航协同,继续提升港航的价值,既是创造财富的目的,更是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创造财富的手段。港航的服务创新,尤其是网络化嵌入相应的港口物流服务和航运服务,使得港口的价值得到了提升,所以港航协同构建网络带来的机遇就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和创造价值链,这“三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是港口物流的拓展,这几年港口做物流服务成为许多港口靓丽的风景线,青岛港在物流功能、国际物流网络的建设方面,下了很多功夫,这是国内重要的港口,在制定国家交通运输政策的时候,对这些重要港口的发展给予了足够的关注。所以像物流的功能拓展和服务的延伸,使得港口产业链得到了有效延伸,这是转型的一个迹象,同时也是发展的非常好的机遇。

第二,港航的紧密协同,港口依托航运进行拓展,航运重点港口构建网络,这是近十多年来一个主要的趋势。在这个驱使下,我们欣喜地看到,港航的协同提升了竞争能力,所以亿吨大港、参与竞争的能力普遍提高,刚才李奉利董事长也提到了,形成网络构建供应链的能力,也是一个机遇。

第三,港航的服务创新,尤其是网络化嵌入相应的港口物流服务和航运服务,使得港口的价值得到了提升,所以港航协同构建网络带来的机遇就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和创造价值链,这“三链”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未来发展方向。

汪鸣提到,这方面国家也有政策上的举重,去年发布的一个新规划,叫“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规划”,第一轮申报工作已经结束,青岛港也参与了其中的工作。从国家的角度,也是希望通过“三链”构建国家顶层的具备产业链延伸能力,具备供应链提升能力,具备价值链增值能力的国家物流网络,从国家政策层面,也开始推动物流向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这样的话,我们的港航在高质量发展、中国现代化这两个方面带来新的高质量的服务需求下,获得全新的发展机会。

对于如何打造“三链”,汪鸣提出,要打造港航枢纽,聚集新的要素,发展枢纽经济。延伸产业链、提升供应链和创造价值链,需要靠大型的枢纽港,已经形成的港口要素、航运要素、产业要素的聚集,在现代互联网、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生产方式、贸易方式、交易方式变革的机会,重塑港航经济模式。这个模式就是因为要素在特定空间点上的聚集,达到了一定规模,我们向这个方向发展规模经济,那就是发展枢纽型的以流量,尤其是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以这些“流”为特征,在特定的点上进行聚集,反过来提升辐射范围、提高服务范围、提高附加值的发展方向。要在顺应这些要素聚集新的辐射方式的情况下,在技术、业态、模式和产业四个方面,实现实质性创新,而不是小改小革。

汪鸣最后谈到,精准的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的措施创新或者是精准的政企双策施策。对于企业而言,主要是按照“三链合一”来进行合作和分工能力的拓展。过去单个企业各自在市场当中完成竞争任务,完成创造价值的过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已经走向了它的劲头,我们需要新的分工和新的合作体系。就像现在的电商和快递之间的合作是一样的,非常紧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你,这是从企业的层面。

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三链合一”,是企业在未来合作分工中必须学会和完成的一件措施。对于政府而言,要按照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形成新产业,重新构建政策体系,改变过去主要靠政策洼地、靠税收优惠获取发展的模式,形成营造“三链合一”的企业分工合作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营商环境,推动港航产业进入新时代。(编辑/郑青春)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