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等待升值?这是高房价背后最大“笑话”,有多少人被打了脸?]
我很喜欢一句网红语:“对于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说到中国的房价,用高这个字足以说明一切,虽然房价上涨对经济有利,但对刚需者不利。近年来,随着中国房价从低位大幅上涨,那些刚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人将无力负担。
中国房地产市场自发展初期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几乎没有阻力。在这段时间,市场变得越来越热,房价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房子正在建设,但越来越少的人能买得起房子。近几十年来,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对普通家庭来说一点也不“友好”,他们一开始买不起房子,现在也买不起。主要原因是房价在上涨,而人们的购买力却没有。有时很多人想知道,房地产市场到底怎么了?或者我们从高房价中得到了什么?
在我看来,高房价不仅让我们疲惫,而且还带来了一个大笑话:你认为你买的房子在升值,但你又被打脸了!
在过去,很多人都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因为当时楼市繁荣,房价有上涨动力,随便买一处好点的楼房,过不了几年就能赚几番,正是因为这一点,不少人加入了炒房阵营,买房不再只是作为解决刚需,而是为了赚钱。然而,随着楼市降温,这似乎成了一个笑话。
从客观角度,如何判断房价是否过高?房价收入比是最客观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的平均房价收入比为13.9,这意味着你必须工作14年才能买到房子,当然这还是在你不能有任何支出的情况下。然而,深圳的房价收入比高达34.2。在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虽然表面数据清晰,但许多细节仍不明朗。与此同时,经过十几年的演变,目前的一些情况已经发生改变。以下是中国高房价背后的遗留问题。
首先,是实体经济受到挤压,资金在往房地产聚集。资本嗅觉是最为灵敏的,哪里的利润最高他们就会流向哪里,之前是房地产,每年的盈利堪称巨大,无论是国企还是央企只要手里有钱,或者低成本融到的钱,翻倍拆借给房地产企业囤地炒房,收益远超实业,这个时候,房价和地价虚高,不可避免。
如果高房价的压力是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抵押贷款利率更是一场更大的风暴。自2018年10月以来,LPR的官方利率改革(第一套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上调10%至20%)加剧了市场分化,在透支购买力的背景下,这本身进一步削弱了市场规模效应。
许多家庭用完了他们所有的积蓄和几十年的收入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子。现在许多买了房子的家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们不想生病,不想要孩子,不想浪费钱。相应的银行,发展业务资金充裕。既然银行和开发商都在赚钱,高房价正把中国有限的家庭收入吸引到少数既得利益者手中。
然而房价越高,炒房客越是兴奋,因为高房价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回报,但是这种情况真的会一直持续下去吗?并不是!随着国家着手对楼市调控,目前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降温状态。这也让炒房客的日子不好过了,因为他们原本等待房子升值的幻想破灭了。
高房价背后的事实是你的房子正在贬值。有些物业的宣传夸大了宣传力度,比如靠近核心交通枢纽,以及一项围绕学校的五年规划,预计这些学校将成为学区房。它通常是第一个花费很多钱的基础设施,但事实上,当你买房子的时候,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比你想象的要慢得多。有人开玩笑说,这种房子更像一个“岛”,只有一个房子,却没有人,没有商店,没有教育和医疗设施。有些房子看起来像100万,但实际上你卖70万都不一定有人买。再加上人民币本身不断上升的通胀,如果升值速度放缓,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你的房子也会继续贬值。
一个现实的问题是:2017年人民币的通胀率为2.5%。如果你的资金管理率低于2.5%,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你的财富也会失去价值。
还可以举个例子,同样是资产,为啥卖股票就很随意,但是卖房子就踌躇?房子和股票是普通人两大类最主要的资产,但房子和股票却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如果把这两大类资产看成两个大蛋糕,房子和股票最大的区别在于流动性。流动性决定了人们在买入卖出上是否有更多的策略可以选择。买股票人们都知道“做T”,这就是典型的利用可分割性的扩大盈利和降低损失的方式之一。而房子则不同,你能有几套房子来“做T”?
作为高价值单品,房子天然属于流动性差的投资品。而且,房子之所以值钱就是因为它的附加品有价值,如地段好,但是前面说过,有些宣扬的地段好,并不是能立马实现。况且现在三大税(房产税、房东税、空置税)的出台都在眼前,未来的地产税一开征后,可能就会有更多的人把房产抛售市场,那么房子的需求就得到了逆转,所以在未来的十年后,地产税的推出,可能会使房子贬值,但也不是说房子完全不值钱了!
所有的事情都要注意二八定律,即使房地产经济也是如此,但是谁愿意成为80%的人呢?房地产经济是富人的游戏。与其依靠房子赚钱,不如关注实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