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诚泰财险借路基金3亿布局科创企业,转型亟待深化股权仍存隐忧|安诚财险

股票投资 2024-11-21944

近日,诚泰财险发布关联交易公告,就投资滨海湾芯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芯云基金”)信息进行披露。诚泰财险出资3亿元,通过芯云基金间接投资和创科技。业内分析,科创企业目前正是热点,加之项目所处大湾区,是重要投资方向。对于诚泰财险而言,在紫光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后,正着力发展科技保险,而投资和创科技在科技保险产品、金融科技发展方面,均有战略协同意义。

不可忽视的是,虽然2019年诚泰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均有所上行,但主要保险业务均处于亏损状态,转型仍待进一步推进。此外,部分股东股权质押、冻结,也存在隐忧,股东宇恒投资因陷债务问题,股权两次拍卖均已流拍。业内分析,股东股权质押或冻结,会对其自身的出资能力、资金使用能力造成一定的限制。

3亿间接投资和创科技,属科创项目地处大湾区

具体来看诚泰财产这笔关联交易内容。公告显示,诚泰财险在2020年4月20日签署合伙协议,决定向芯云基金投资3亿元,占比59.94%,投资形式为不动产投资基金,投资期限5年。

基金投资结构为直接向和创科技进行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这也就意味着,诚泰财险通过投资芯云基金间接投资和创科技。芯云基金拟以和创科技净资产为投资作价标准,对和创科技进行增资,增资后,芯云基金以股东借款的形式对和创科技进行债权投资。

该笔投资针对于东莞紫光芯云产业城产业项目(一期),由和创科技以其名下项目土地提供抵押担保,未来通过投资项目的经营性收入作为还款资金来源。

据蓝鲸保险了解,和创科技所持土地位于东莞滨海湾新区交椅湾,土地受让方自持比例不低于51%,东莞将滨海湾新区的交椅湾板块规划为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区,东莞紫光芯云产业城未来入住的企业也将集中在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集成电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因而,该项目属于粤港澳大湾区范围内的创新基础设施项目。

同时,公告中明确了退出机制,基金期满后,诚泰财险拟向第三方转让持有的基金份额实现退出,或视市场情况以物权方式实现基金的退出。

和创科技股东为紫光大湾区芯云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湾区芯云”),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科技园的开发、投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等。而和创科技的控股股东向上穿透后实控人为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紫光集团持有诚泰财险33%股份,也正是基于此,诚泰财险此笔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目前有不少险企做科技类投资,尤其是在疫情之下,展业方式产生变化,险企对新科技类投入更多关注,科技类产业本身也是国家倡导的重点”,保险业内人士王立刚向蓝鲸保险分析道,“尤其投资项目所处粤港澳大湾区,涉及金融创新,也是重要的投资方向”。

借股东优势布局科技,产品、赋能双协同

布局科技企业,保险业务协同或也是诚泰财险的重要考量。

“这在保险业是一种常见现象,即保险公司为了打造核心竞争力,亦或控制成本,投资相关产品的上下游产业,以打通产业链”,保险业内人士张明明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从诚泰财险而言,布局与物联网、5G相关的和创科技,或也有发展科技保险业务进行战略布局的打算”。

2018年,诚泰财险进行增资扩股以推进混改,引入紫光集团成为第一大股东,持股33%,作为在科技产业方面具备优势的紫光集团,在持股后,成为诚泰财险进行科技化转型的助推力。

诚泰财险也明确科技保险发展战略,提出“在服务股东业务的同时,致力成为科技企业专业的保险风险管理服务商”。

“当下现在整个行业都在转型,转型重在两个方面”,张明明强调道,“一是产品转型,打造与市场需求匹配度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产品,这是转型的首要方向;其次则是对于科技手段、新技术的应用”。

诚泰财险的科技化转型,正是主要贴合这两个方向。一方面,诚泰财险成立科技保险专项组,设立“科技保险部/创新发展部”,以发展科技保险业务及创新研究。据诚泰财险介绍,在面向紫光集团及国内其他半导体项目的土建施工、设备安装等阶段的财产一切险、营业中断险、货运险等项目中,诚泰财险通过直保与再保分入,为高科技企业提供保险服务。

“科技保险是运用保险保障,分散科技创新过程的风险。自科技保险概念提出到逐步发展,逐渐契合科技企业的精准需求”,保险业内人士向蓝鲸保险分析指出,但仍存在覆盖面不足,产品更偏政策性等问题。

“行业内对于科技保险评价不一,科技行业对保险业务的需求还需要进一步评估,诚泰财险依托于紫光集团,具有较大优势。诚泰财险从成立以来,在业务结构、机构设置方面,发展并不算快,依托于股东优势,可以走在具体领域中发展特定、特色产品的发展路径”,王立刚提醒称。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金融科技的应用以进行数字化转型,2019年10月,诚泰财险与紫光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诚泰紫光金融保险科技实验室”,在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进行合作研究。

经营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转型成效,从诚泰财险2019年经营数据来看,保险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74%,实现15.16亿,净利润实现3549.7万,同比增长48.6%。然而,目前前五大险种车险、意外伤害险、责任险、农险与健康险,均处于承保亏损的境地,转型还待进一步推进。

仍存股权隐忧,多股东股权陷质押或冻结窘境

值得一提的是,转型发展中的诚泰财险,还埋有隐忧。诚泰财险股东中,云南建投所持13.4%股份被质押,昆明投资所持股权一半被质押,昆明国资营运、昆明交通投资等股东均有股权处于质押状态。

不仅如此,诚泰财险股东大连百年商城与云南宇恒投资所持股权,还面临冻结状态,其中云南宇恒投资股权冻结涉及债务纠纷与股权代持问题。

可查信息显示,早前,宇恒投资与融智资本、中信银行昆明分行曾签订《委托贷款合同》,融智资本委托中信银行对宇恒投资提供1.25亿贷款,以支付钢材采购款,而宇恒投资以所持诚泰财险股权为该笔贷款提供质押担保。宇恒投资控诉,是融智资本因不满足险企投资人要求,借其身份入股诚泰财险,但被融智资本反驳。

最后,因未能还款,宇恒投资所持股权遭司法拍卖。目前该股权已两度进行拍卖,第二次拍卖折价8折,但最终均出现流拍。

据业内人士分析,险企股权被司法拍卖,主要原因常见为股东陷入债务纠纷,因此较一般股权转让存在隐性债务风险,因此,买家兴趣缺缺,易导致流拍。

王立刚则强调这与当前保险业的发展环境也明显有关,“近几年,伴随着监管对保险公司资金投向的逐步严格,险企不会出现快速成为股东提款机的情况,资本方对于险企的经营情况逐渐了解,投资更为谨慎,因此当小股东所持险企股权或小份额股权拍卖时,对于接盘方而言,意义有限,单纯的财务投资还需面临漫长的等待期,也造成股权拍卖出现流拍的情况”。

“所持股权质押或冻结,会对其自身的出资能力、资金使用能力造成一定的限制。对于诚泰财险而言,部分股东股权质押与冻结,对其会导致一定影响,但影响有限”,王立刚向蓝鲸保险进一步分析道,“紫光集团正式成为诚泰财险的第一大股东后,已经牢固掌握了这一位置”。

蓝鲸保险就科技化转型、股权质押详细情况联系诚泰财险,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应。(蓝鲸保险 石雨 shiyu@lanjinger.com)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