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回报_30年平均回报达30%!传奇投资者德拉肯米勒秘诀在哪?
金融界美股讯 亿万富翁德拉肯米勒(Stan Druckenmiller)也许算得上是在世的投资大师当中最出色的一位了,这一点从他的表现记录当中就可以轻易看出来……
从1980年到2010年,长达三十年的时间当中,德拉肯米勒年年都有进账,平均每年的回报率达到30%。
如果你最初投资1万美元,在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能够享受到30%的回报,那么在长期复利回报的推动下,你最终将得到2620万美元。
更难得的是,在这三十年当中,他每年都是赚钱的,没有一年出现过亏损!
比如在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大崩盘当中,他也赚到了钱,而2008年,许多投资专家都因为全球金融危机输得惨不忍睹,但他那一年却入账了2.6亿美元。
那么,这位对冲基金巨头成功的秘密到底何在?
——做多“破坏者”,做空“被破坏者”
德拉肯米勒非常低调,很少接受采访。不过,在极少数的一次例外中,他确实通过彭博的平台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秘密。
他说:“我们总是做多破坏者,做空被破坏者……这策略的表现令人惊喜。”
所谓“破坏者”可不是寻常的企业,这些玩家并不是挑战既有的行业领导者,而是要摧毁他们。
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当中,这些非常企业的股票常常可以为投资者创造出三倍、四倍乃至五倍的非常回报率。
——Adobe碾碎施乐和佳能
在这方面,Adobe Systems就是个很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他们的PDF软件彻底改变了全世界的办公方式。
还记得施乐吗?他们庞大的复印机曾经是许多办公室的“标配”。
在当年,施乐也曾经是一家强有力的科技巨头。三十年前,他们是美国排名第二十大的公司。
可是今天,该股的图表却只能提醒大家,破坏者留下的废墟会是什么样子。
1990年代晚期,施乐股价高峰时为168美元,而现在却只有24美元不到——86%的价值灰飞烟灭。
曾经的全球最大打印机公司之一佳能也是Adobe的牺牲品。
过去十年里,全球打印机销售量下滑了30%,而佳能的股价2007年至今惨遭腰斩,也就丝毫不出人意料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dobe的股价2010年以来猛涨了600%,同期的回报率好出标普500指数四倍半。
如果有幸运的投资者在1990年代晚期,Adobe发展的早期阶段买进了这一股票,他将可以轻松获得超过20000%的整体回报。
——当前押注云端
目前,德拉肯米勒正将大量的资金押在又一种破坏性的新技术上面,这就是“云”。
众所周知,云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企业以极为廉价的方式获取到超级强大的计算资源。
德拉肯米勒的云方向投资超过了10亿美元,投资对象包括微软、亚马逊和ServiceNow等。
事实上,根据递交证监会的文件,德拉肯米勒目前有52%的持股都集中在云计算公司当中。
这样做当然是有着充分理由的。统计数据显示,云计算破坏者的整体表现在过去五年当中已经大幅度压倒了标普500指数。
——大师都爱破坏者
你看过那部著名的电影《大空头》(The Big Short)吗?
这部影片讲述了少数投资人是如何利用美国房地产市场2007年至2008年崩盘大发横财的故事。
片中卡莱尔(Steve Carrell)扮演的角色,原型正是交易策划大师艾斯曼(Steve Eisman),他的基金在房地产崩盘期间赚到了大约10亿美元。
艾斯曼近期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对他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觉得当前市场上最大的机会是什么?”
艾斯曼的回答是:“破坏者VS被破坏者的主题。这一主题还将长时间继续下去,我们有太多的方法去围绕它展开交易……”
——“侦探猎犬投资人”
无论是德拉肯米勒还是艾斯曼,都可以称作是“侦探猎犬投资人”。
许多在世投资传奇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都是因为他们专长于某种策略。
比如,巴菲特(Warren Buffett)购买那些被低估的企业股票,然后永远持有。
比如,伊坎(Carl Icahn)是一位典型的“积极派”投资人,他会买进一家公司的大量股票,然后对管理层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做出对自己有利的改变。
可是,德拉肯米勒和艾斯曼却不属于这种情况。他们总是像侦探猎犬一样四处留意,寻找任何可能获利的线索。
德拉肯米勒最出名的地方之一就在于,他在各种资产市场上都能够赚到钱,不管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艾斯曼则是在大萧条以来最可怕的崩盘行情当中淘到了自己的黄金。
该去投资什么,利用什么赚钱,看起来在他们眼中并无一定之规。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来著名的银行大盗萨顿(Willie Sutton),在被问及为何要抢银行时,他留下了那句著名的回答:“因为钱在那里。”
——破坏主题正当令
最近一次接受采访时,德拉肯米勒断言:“我们当前正处于1880年代以来最活跃的经济破坏周期当中。”
显然,这些专家们都知道今天赚大钱的机会正隐藏在那些破坏者股票当中。
来源:金融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