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安永 税务 [【安永税务】共克时艰、万物可期 —— 政策快速响应,多措并举纾忧解困]

新三板资讯 2024-09-10271

虽受疫情干扰,中国经济发展仍可望稳定,长期向好基调不变

近期在中国湖北等地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引发了各界的关注,同样也牵动着每一位安永人的心。大灾面前有大爱,各界组织捐赠的同时,安永也尽全力在全球各地筹措捐赠紧缺医疗物资急送中国,履行良企社会责任,共克时艰。

为应对疫情的发展,近期中国政府从宏观层面出台多项经济支持政策抗击疫情,涉及税收、财政、金融、外汇、通关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各地政府也纷纷响应,根据各自情况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安永对其中的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在此与您分享。

一、税收优惠政策 – 扩大捐赠免税进口范围;延长法定申报纳税期限

1. 跨境捐赠—— 扩大免税进口范围;对相关进口且原产于美国的物资,恢复关税减让义务、不加征关税,已加征税款予以退还

2016年4月1日起实施的《慈善捐赠物资免征进口税收暂行办法》,对境外捐赠人无偿向受赠人捐赠的直接用于慈善事业的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此次疫情发生后,中国境内及境外各界积极组织捐赠,中国财税部门及海关总署联合发布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0]6号(以下简称“6号公告”),扩大免税进口范围,对于境外捐赠人无偿向受赠人捐赠的用于防控疫情进口物资,可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除此之外,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也配合发布文件 ,为积极支持防疫工作,对按照6号公告进口且原产于美国的物资,不实施对美加征关税措施,即恢复中方对美232措施所中止的关税减让义务、不加征关税;已加征税款予以退还。

跨境捐赠免税政策要点总结如下:

关于捐赠的进口防疫物资如何通关,如何填写表格并办理相关手续,海关总署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汇总了部分直属海关的捐赠通关指引,有需要的企业可以通过所附链接「1」或者海关总署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查阅。

2.税收征管——延长法定申报纳税期限;多渠道办理税务相关事项

由于疫情下纳税人、缴费人办理纳税缴费存在一定困难,税务总局发布通知「2」,在全国范围内对按月申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延长法定申报纳税期限。

  • 2月份法定申报纳税期限延至2月24日,疫情严重地区视情况可再延长。根据总局通知,全国范围内按月申报纳税人2020年2月份的纳税申报期限延至2月24日;部分疫情严重的省份,省税务局可确定适当延长的期限并报税务总局备案。在税务总局发布该项通知后,各地税务机关陆续发布通知,告知按月申报纳税人2月份纳税申报期限,其中,湖北省延至2020年3月6日 「3」 ;绝大多数地区(如重庆「4」 、深圳「5」 、福建「6」 、山东 「7」 等)期限延至2月24日。 对于延期后纳税人仍有困难的,税务总局表示可依法进一步申请延期。 对此,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经省级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可以最长延期三个月缴纳税款。 另外,税务机关将采取措施,确保申报纳税期限延长后纳税人税控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及增值税发票的领用开具等事宜。
  • 其他简便征管措施。为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各地税务机关陆续发布通知,明确了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常见涉税业务、社会保险缴费以及车辆购置税申报等办理途径,包括电子税务局、手机APP、微信公众号、邮政邮寄等方式。 对于须前往办税服务厅实地办理的事项,也基本实施“预约制”,即纳税人可以通过当地税务机关提供的预约办税渠道进行预约后按规定办理相关事项。 建议各类市场主体查阅所在地区税务机关发布的具体通知,及时了解涉税事项的具体办理途径和方法。
二、金融支持政策 - 必要情况下可取消企业借用外债限额;央行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

近日,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联合出台30条金融措施「8」,提出:在必要情况下取消企业借用外债限额,并可线上申请外债登记;加强制造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对金融租赁业务,缓收或减收相关租金和利息,提供医疗设备租赁优惠等等一系列有力措施。

在30条措施出台后,中国央行随即宣布开展1.2万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资金,确保资金流动性及充足供应 「9」。

30条措施部分内容可详见下表。

三、财政支持政策——对相关企业贷款予以财政贴息的补助

同时,财政部也出台了相应的财政扶持政策,主要涉及对企业贷款予以财政贴息的补助及减免担保费,见下表:

四、各地地方减负措施

除了上述国家层面出台的税收、金融等措施,部分地方人民政府也积极出台措施,帮助地方企业共渡难关,例如上海官方 「10」发布了稳岗、延迟社保费缴纳、提供补助等措施,为上海市企业减负,北京 「11」也出台了多项措施为企业解难纾困。此外,青岛 「12」、苏州 「13」地方人民政府也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专门针对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中小企业”(指符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印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 「14」的企业)。我们摘取上述四个省市的政策要点列举如下:

预计未来各地方政府还将陆续出台更多政策及相应的实施细则来扶持疫情防控期间各地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建议相关企业留意当地政府的政策动向并及时做好下一步规划。

五、政策快速响应,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调不变

随着疫情的扩散,且各省不同程度地推迟春节复工,对经济运行及企业生产经营压力加大。就此,中国各部委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应对时局,共度难关。出台政策涵盖了各个领域,其中经济政策主要包括金融、财政、税务、海关的相关政策。加上在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迅速行动以稳定内需,努力将疫情对商业领域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调应该不会因疫情而改变。

面对疫情,官方舆论稳经济

2月3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正式评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15」。 他表示,尽管疫情不可避免地会对经济造成影响,尤其是对零售市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因此改变。

多措并举稳定经营环境

上文中叙述了多部委联手推出多项举措稳定经济环境,包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级地方政府已经在近日出台了诸多举措。

例如,税收政策方面,对此特殊时期的捐赠、进口相关物资给与不同程度的优惠,同时各地也出台文件延长了纳税申报期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和家庭,推出一系列举措,如下调受困企业的贷款利率 「16」等。 随后,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确保资金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17」。 财政部决定增加地方政府的疫情防控支出预算 「18」,对保险未覆盖确诊病例的个人支付成本予以补贴 「19」,并对贷款提供贴息「20」。

科技赋能疫情防控

同时,在政府的支持下,科技公司正在为防控疫情“各显神通”「21」。 科学家不仅在第一时间加入研发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和其他治疗方法的行列,前景可望 「22」。 在促进诊断方面,在线咨询问诊平台也从上周开始向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居民提供7x24小时服务 「23」。

例如,北京于2月1日推出了一个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将1,000多名医疗专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人工智能、远程医疗和5G等技术相结合。据报道,该平台可使患者无需到医院就诊即可快速获得专业的医疗服务 「24」。 在成都,医院正在尝试使用机器人为被隔离的患者提供护理,支持一线医疗人员 「25」。

借鉴过往经验的明智决策

这些措施表明,中国政府在参考2003年SARS疫情的经验后做出了明智的决策。在2003年的疫情中,中国经济经历了:1)2003年第二季度(疫情高峰期)经济增长暂时放缓,在下半年迅速反弹;2)对服务业(如运输)打击最大,对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的影响相对较小;3)批发和零售业表现良好,食品和保健品的销量强劲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服装和娱乐等非必需品的销售下降。

安永认为,这些措施还印证了中国官方的表态,即中国有信心凭借其经济实力、决策能力和资源动员能力一步一步赢得征服新型冠状病毒的斗争。这一点也从中国政府对抗病毒的迅速行动中体现无疑,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的称赞,他在1月30日表示,中国政府值得“感谢和尊重” 「26」。

总而言之,有迹象表明,在政府的支持下,本次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可能是短暂和可控的,尤其是当前对疫情严重性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正如中国国家发改委指出,此次疫情不太可能影响政府关于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长期目标,也不会影响政府推动结构性改革的决心 「27」。

春已至,万物可期,我们坚信当下万千力量的汇聚最终必会化开这短暂的寒冰;拨云睹日总有时,中国经济的快速恢复指日可待。祝愿大家平安!

注: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