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半年视觉中国二犯:官方监管口吻再趋严 版权机构涉嫌违规“跨界”:
12月10日,曾在4月就被404的视觉中国再度迎来年内的第二次整改。
消息显示,地方网信办负责人指出,视觉中国网站、IC photo网站违反国家互联网有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在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情况下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在未经安全评估情况下与境外企业开展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针对上述问题,两家网站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全面自查自纠,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业内人士称,此次监管层的口吻变得愈发严厉了,还在事发一小时后上了新闻直播间...
目前,包括视觉中国的两家网站负责人均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管理要求,以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自查整改,即日起网站暂停服务。据董秘办回应,关停时间持续多久尚未确定。
4月就曾整改一个月
就在今年4月,视觉中国因全人类第一张黑洞影像的照片版权引发全民公愤,一时间对视觉中国的“口诛笔伐”在4月下旬达到高潮。
质疑声中,视觉中国“闭关”自查。经过一个月的自清整治,5月12日,视觉中国官网重新对外开放,恢复上线。彼时,视觉中国仍主要围绕版权端进行整改。比如新增了举报功能,方便客户对涉嫌政治类、暴恐类、色情类、低俗类、侵权类、其他等六大类有害内容进行举报。
但在人民日报看来,当时提到的“从重处罚”与最后落实的“30万元”罚款这样的搭配似乎并不适宜。人民日报称,不枉不纵、不偏不倚才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可以看出,这次惩罚在官方看来并不严苛。
反映在二级市场,视觉中国股价在录得三连板跌停后,随后在短短一月内触底,最低报16元/股附近。
但在6月上旬到9月,整改后的视觉中国股价也重新获得投资者青睐。三个月的时间内,视觉中国股价暴涨50%,一度探高至24.85元。
在9月影响淡化后的投资者调研纪要中,视觉中国还对机构投资者称,“411事件”对老客户影响较小,主要是对新客户开发和转化有影响。而且,即便受“411事件”的影响,公司的客户数仍实现了增长。
无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
不过,视觉中国和当时调研的投资者应该怎么也没想到,时隔半年,闭网风波再度来袭。
业内人士称,视觉中国此次的违规似乎触碰了网信办的红线。
截止今年4月30日,网信办已公开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机构名单中,互联网站312个,应用程序233个,论坛77个,博客20个,微博客3个,网络直播7个,即时通信工具1个,公众账号911个。
而在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情况下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或者在未经安全评估情况下与境外企业开展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合作就会被看作严重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一种行为。
而且注意到的一个趋势是,就在近两年,各地网信部门多次对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发布、转载新闻,传播涉黄涉暴及虚假信息的网站和APP予以查处、关停,诸如趣头条、淘头条等。
券商曾看多
就在二度整改之前,卖方们的报告则不断为视觉中国这一“视觉版权服务龙头”摇旗呐喊。
联讯证券、国元证券、财富证券、国金证券、国盛证券、德邦证券等相关卖方给出的目标价均在20元以上。
看多的氛围有多浓烈,如今的利空就有多突然。
有了此前“404”的二级市场经验,不少股民开始担心视觉中国这次会有几个跌停。毕竟此次不是因为老本行(比如版权欺诈)等违规,而是因为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以及与境外企业开展涉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合作。
有较为愤慨的股民称,不安游戏规则的上市公司,必须严惩不贷,被市场抛弃之。
金融界查询,年内视觉中国股东户数从一季度的2.6万上升至二季度的4.6万(整改暴跌后,抄底者涌入),不过如今又降至3.4万户。
而且仅在三季度,视觉中国总裁、副总裁、副董事长就合计减持了高达2亿市值的股票。难道高管已经嗅到了“山雨欲来”的风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