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可持续发展投资成大势所趋 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发行_

新三板资讯 2024-09-04225

提起可持续发展,许多人在生活领域并不陌生,例如就餐时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出行时选择共享单车等绿色方式,通过节约能源改善生态环境。此外,无论在消费还是就业过程中,公众也越来越重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

如今在金融领域,可持续发展相关投资也正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此次发行的博时中证可持续发展100ETF,就是将可持续发展因素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采用完全复制法追踪中证可持续发展100指数,该指数从沪深300指数这一优质宽基指数成份股中,选出其中100只在经济(E)、环境(E)、社会(S)、治理(G)方面综合价值更高的上市公司,作为长期可持续的优质投资标的。与今年来市场高度关注的ESG投资相比,中证可持续发展100指数加入了投资决策中更关注的经济效益(E)评估维度,并将ESG指标结合中国企业和市场情况进行了专业化设计。

具体来看,这100只成份股的选择可谓优中选优。首先通过“筛选子模型”,从产业政策、特殊行业、财务问题、负面事件、违法违规、特殊处理6个方面17个指标剔除资质不符的上市公司。接着再通过“评分子模型”,从驱动力、创新力和转化力三大方面55个细分指标对上市公司进行评分。最终选取评分从高到低的前100家公司,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权构建组合,同时单个公司权重不超过10%。如此的层层选拔,也并非一劳永逸,而是每过半年就要重新调整一次,从最新的一期成份股名单来看,指数聚集了在各自领域中兼具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优秀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中证可持续发展100指数评分模型中的许多特色子指标,如研发能力、客户价值、公益贡献等,与盈利、成长等传统上市公司评价指标相关性较低,彼此间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

事实上,从全球角度来看,可持续发展投资已成大势所趋。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共有30.7万亿美元资产专业的按照可持续投资策略进行管理,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34%,约占全球资产管理总量的33% 。(数据来源:全球可持续投资联盟(GSIA)2018年趋势报告)

回到中国,瑞银集团去年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投资者预期未来五年内会增加可持续投资配置,至2023年63%中国投资者或将拥有可持续投资资产,74%的中国投资者预期可持续投资将在未来10年内将成投资常态。

此外,记者获悉,中证可持续发展100指数挑选成份股的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模型由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开发,其是中国首家专注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国际化新公益平台,也是国内第一家加入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 PRI)的专注促进可持续发展金融的国际化新公益组织,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中国投资协会、吉富投资、清华大学明德公益研究院领衔发起,近50家机构联合创办,主席团主席是招商银行原行长及首席执行官马蔚华。2016年起,社会价值投资联盟就联合全球300多位专家研发了可持续发展价值评估模型,持续评估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有潜力持续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引导资本市场向这类企业配置,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