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欠薪1.66亿只是冰山一角!汉能还能挺过去吗?_

股票知识 2024-08-24963

7月2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布2020年第二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公告》,对9家企业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予以公布。其中,包括6家汉能系公司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 1.66亿!2019年汉能系6家公司拖欠2608名员工工资 )

被公布的6家公司分别是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汉能太阳能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汉能户用薄膜发电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汉能光伏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汉能薄膜太阳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北京汉能薄膜发电技术有限公司。

公告信息显示,2019年8月-10月,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多次接到劳动者投诉,反映上述公司在去年5-10月拖欠劳动者工资,总计超过1.66亿元。

人社局向上述公司送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后,6家公司逾期未改正或未完全改正。2019年12月底,人社局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责令上述公司支付劳动者工资并加付赔偿金,但6家公司均未履行行政处理决定。

朝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将就这6家公司应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及赔偿金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但上述被人社部门公布的情况还不能代表汉能系实际拖欠薪资的全貌。“被拖欠工资的(前)员工中,一部分走的是人社局的劳动监察程序,也就是公告中体现的情况。但更多人申请的是劳动仲裁程序,涉及的人数更多、欠薪更严重。还有一部分被欠薪者,去年已直接放弃维权讨薪。”一位在去年欠薪风波中曾作为代表与汉能高层谈判的汉能前员工对澎湃新闻说道,他本人申请的劳动仲裁已因“强制执行无资产、执行中止”告终。

另据财新网报道,2019年年中汉能员工仍有12000人左右,至今已不及1000人,离职的多数员工被不同程度欠薪,且欠薪主体远不止这6家公司。

由此可见,公告中所提的欠薪数字只是“冰山一角”。

去年10月,汉能员工在一场集体讨薪之后,登记欠薪情况的20余名在职员工在第二天以“已经确认违纪”为由被汉能开除。除工资外,从去年开始被拖欠报销款的员工也大有人在。除总部外,汉能分布在多个省份的生产基地同样在上演欠薪维权。

汉能集团创始人、实际控制人李河君曾在去年10月中旬作出回应,将欠薪的主因归结为“正当迎来转机之时,天有不测风云”,并给出补发薪资的时间表。不过,多名汉能前员工反映,后来的事实证明李河君的上述承诺又是一张“空头支票”。除了劳动争议外,汉能已被多家曾经的“合作伙伴”告上法庭。

不仅如此,汉能还曾一度要求员工购买内部非公开定向融资产品。据知乎用户“Winter”的自述,从2018年6月开始,汉能职级为9级的员工每人需出资20万,之后每级递增10万,“不交钱走人”。后经过媒体曝光后,汉能才将强制改为自愿,不过每人仍需认购2万起。( 汉能2.5亿元员工集资产品陆续到期 已无法按期兑付 )

为了讲出新故事,汉能也曾加入新能源造车的队伍。

2016年7月,汉能发布了4款Solar(太阳能)系列车型,并宣布将以太阳能动力汽车的方式进军新能源汽车产业。李河君当时也夸下海口:汉能太阳能汽车将在3年之内实现量产,预计第一期量产30万辆。

但是,“汉能牌”太阳能车至今没能面世。2017年,汉能旗下全资子公司Alta Devices与奥迪合作开展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项目,并计划于当年底推出首辆原型样车。如今看来,仅仅拖欠员工薪水就高达1.66亿元的汉能,其造车大业势必也难以为继。

自今年初以来,曾有多家媒体报道,汉能正积极与国资接触,希望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进行两方或三方合作,以摆脱困局。

不过,在各地资产遭到查封的情况下,汉能手中除了2万项左右专利外并无太多谈判筹码,尤其是面对巨额债务,无论是谁来接盘想必都会思量再三。

2019年6月汉能薄膜完成私有化退市后,李河君在回忆过建设金安桥水电站和发展薄膜太阳能产业的艰辛之后,曾这样说,“外界都说这是汉能的两个传奇,都以为是不可能的事,都觉得汉能要必死无疑的事,但我们跨过了两个鬼门关”。

可是,汉能是否能平安跨过眼下的鬼门关,如今更加扑朔迷离起来。

来源:凤凰新闻、澎湃新闻

相关链接:

20200620: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