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P2P机构监管是省金融办【P2P监管方向定了:多数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股票投资 2024-08-22361

最近,一份来自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引发业内关注。《意见》为2019年P2P监管定下大方向:多数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网贷机构的整治已经进入了“深水期”。

监管主方向:能退尽退,应关尽关

这份文件有几大要点值得关注。首先,根据《意见》的总体工作要求,提出要坚持以机构退出为主要工作方向,除部分严格合规的在营机构外,其余机构能退尽退,应关尽关,加大整治工作的力度和速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室副主任尹振涛看来,这是这份文件的主基调,让问题平台有序退出,良性退出,是今后监管部门的主要方向。

文件当中很清晰,基本上要求是合规的、并且具备一定实力的平台可以继续从事P2P网络业务。这个实力包括资金实力、股东实力等等。而其他一些平台,不合规的或者是立案的,肯定是要退出的。但有一些平台可能现在没有发生风险,但是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平台,它承受风险、波动的能力是比较弱的。对这种平台,从这个文件中也能看出,是引导它退出P2P网贷平台的监管思路。

分类而治,更有针对性

此外,监管部门要求,各地在摸清辖内P2P网贷机构底数的基础上,按照风险状况进行分类,绘制风险图谱,明确任务清单。具体分为两大类,一是已出险机构,二是未出险机构。已出险机构包括已立案机构和未立案机构;未出险机构包括僵尸类机构、规模较小机构等。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监管把网贷平台的风险进行了分类,更有针对性。

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如果一棍子都打死,恐怕也不是一种正确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把它按照风险的状况合理分类,进行淘汰,当前是有必要做的。

三条新出路:小贷、助贷、导流

值得注意的是,在坚决清理违法违规业务,不留风险隐患之外,《意见》特别提到,应积极引导部分机构转型为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机构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等,这也是监管第一次对整改中的P2P指明了方向。尹振涛认为,这是在为P2P行业堵后门、开前门。

从监管的角度来讲,事实上是在关后门。因为很多平台从事的很多业务可能有违规,那么就要把这些违规的业务、形态、模式关闭。但在关后门的过程中,合规的平台或者具备一定实力的平台,还要给它一个发展空间,这就是开前门,给它又指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存量规模会不断萎缩

数据显示,2018年底市场上存续的平台数量仍然高达1000家左右。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推进,一个客观的结果就是,P2P网贷业务的存量规模会不断萎缩,未来行业存续平台的数量可能在100家左右。

记者:刘霖聪

责编:吴桐

编审:刘志军、李锐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