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斯坦福丑闻拖入漩涡,这家中国企业冤吗?]斯坦福实验说明了什么
作者|Resin
谁也没想到美国日益发酵的名校招生丑闻这把火会烧到一家中国上市企业身上。
在一个月前,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在网站上发布了一则简短的声明中宣布,开除一名在大学申请中“伪造帆船证书”的女生。而在最近,这名女生的身份被美国媒体扒了出来。
据外媒报道,该女生是一名中国人,其父亲是一位富豪,是A股上市公司步长制药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赵涛。为了让女儿进入斯坦福大学,他给了此案背后的“操盘手”650万美元,是所有已知卷入此案中金额最高的一起。
这一消息被国内媒体援引报道后,引发了巨大反响。而最受关注的650万美元的来处和流向也让步长制药也被卷入舆论漩涡,尽管步长制药董事长快速回应称女儿的留学资金与步长制药无关,但是也没能阻止媒体和吃瓜群众的深挖。
不重研发重推广
在五一前不久的4月26日,步长制药发布了其2018年年报和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这起报告正好撞在了枪口了。网友纷纷翻阅步长制药的年报,企图找出董事长赵涛给女儿读书的650万美元是从何而来?
据报告显示,2018年步长制药全年总营收为136.65亿元人民币,虽同比下降1.44%,但和2017年总营收(138.64亿元)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8.88亿元,同比增长15.29%。而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8.83亿,同比增长18.6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4亿,同比增长37.79%,相比2018年的营收和净利润,2019年仅第一季度便显现大幅度增长。
仅从营收和净利润等数据来看,步长制药似乎是一只表现优良的股票。但是细看财报后,会发现步长制药似乎并不“爱研发”。
众所周知,由于医药研发周期长,投入高,所以医药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研发费通常都是支出的大头。如世界知名医药企业默沙东,常年在研发新药上投入大量的研发费,医药企业研发费虽然居高不下,但是一旦药物研发成功后,这些药物将为它带来更高的利润。
但在步长制药的报告中,2018年研发费用合计为4.8亿元,而销售费用投入却高达80亿元。让人忍不住怀疑自己的眼睛是否出了问题。
据了解,步长制药是国内的心脑血管中成药龙头,是我国最大的心脑血管药物中成药生产企业。董事长赵涛曾在一次采访中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拥有全国最多的独家专利药,而这些专利来自自我研发和收购。
但是到目前为止,步长制药拥有以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为主的44个独家专利产品。而在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步长制药上市之初,券商对步长制药的研报中,步长制药的核心专利品种还只有以丹红注射液、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三款产品为主,并声称有180多个正在研品种。步长制药不足销售费用10%的研发投入能支持这180多种药物产品的研发吗?
步长制药在年报中介绍,公司采取自主创新、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多种研发模式,与著名高校、企业深度合作。从步长制药2018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研发费用明细中,有约3.35亿是委外研发费,0.36亿是职工薪酬,折旧及摊销0.34亿,和员工薪酬几乎持平,就连“其他”项目的支出(0.76亿)都比职工薪酬高。据了解,步长制药的研发人员共有950人,平均算下来,每位员工2018年的年薪仅为3.8万元,月薪3166元,仅略高于国家最低工资。难以想象这是从事医药研发的人员薪酬,甚至还不如快递小哥。
▲同花顺一图读财报中显示,步长制药研发人员为950人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步长制药谎报了研发人员数量,以此对外营造出公司具有强大自我研发能力的假象,骗取投资人、股民和消费者们的信任;二、步长制药没有谎报,那么这些拿着逼近国家最低工资水平还坚持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研发而没有辞职或跳槽的960名研发人员们每天在做什么工作才能没有怨言?
学术推广的“优良”传统
那么步长制药一年80亿的销售费用究竟用来干什么了?
据报告显示,步长制药2018年超80亿的销售费用中,93.15%的费用用在“市场、学术推广费及咨询费”上,共计74.86亿元人民币。而真正和销售挂钩的“职工薪酬”以及“渠道及宣传费”共计只占了销售费用的5.69%。
近75亿的学术推广费,而且还只是2018年,学术推广有这么费钱吗?通过医药行业人士了解,因为非处方药的购买不需要医生开具处方,所以通过广告渠道宣传的药品通常是非处方药,而处方药在推广上不会走广告渠道,更多是向医生和医院定向推荐。就像医疗剧中经常出现的医疗销售,向医院推荐医疗器材或药物。
据步长制药董事长赵涛早年接受采访时公开表示,“步长的特点就在专业化的学术推广”。
怎样的推广才能被当作是企业特点?
据2018年度报告显示,步长制药的学术推广主要是“通过脑心同治学院、脑心同治学术交流会开展在校教育和临床医生继续教育”。直白的来说,就是在医学院和医院开展各种学术交流会,推广自身的中成药产品。仅凭这个,显然不能成为企业特点,能成为特点的果然只有“75亿”天价的学术推广费用。
和同类中成药企业相比,步长制药虽然在总营收上没能成为中国中成药企业第一,但是在销售费用上,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在步长制药2018年报中提供的同行对比数据中,以超同行2-12倍的销售费居于7家中成药企业之首。值得注意的是,数据中的另外两家药企,云南白药和天士力2018年的总营收分别为267.1亿和179.9亿,均高于步长制药。
而步长制药天价推广费也不是一个新鲜事了。在2016年年中,步长制药重启IPO时,就曾被媒体曝出推广费用过高一事。2013年-2015年三年间,步长制药在“市场及学术推广及咨询费”项目上分别花费44.66亿、51.83亿、58.41亿,累计达到154.9亿元人民币。连续三年超过同期营收的一半以上。2016年重启IPO时,步长制药继续延续了“学术推广费超同年总营收一半以上”的“优良传统”,甚至如今刚刚过去的2018年也是如此。
这样大把地砸钱在学术推广上,确实是国内独一家。
中成药成不稳定因素
除步长制药的“天价推广费”和超低的研发费以外,中成药注射剂本身就屡屡遭受质疑。
和中成药颗粒、口服剂在大众中接受程度较高不同,中成药注射剂虽然有很多被纳入医保目录,但是其是否具有效果、是否安全都是人们经常会质疑的问题。
毕竟,中药虽然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肯定有用的治疗方式,但是传统的中药使用方式都仅限于口服、外敷这两种,在中国常识中,注射这种西医治疗手段和中药并不能结合。2006年发生鱼腥草注射剂致死事件后,人们对中成药注射剂有些敬而远之。而步长制药的核心产品却是中成药注射剂——丹红注射液。
在步长制药2016年招股说明书中曾披露,丹红注射液在2013年-2015年的销售收入分别是33.6亿元、38.31亿元、41.61亿元,占总收入的39.13%、37.09%和35.73%。虽然上市后步长制药就没有再披露过丹红注射剂的销售收入,但是根据此前的数据推理,丹红注射剂的销售收入至少是步长制药总营收的1/3以上。
通过步长制药官网了解到,虽然步长制药的产品中有不少化学药品,但是从2018年年报了解到,步长制药营收的80%主要还是依靠丹红注射剂、谷红注射剂、脑心通胶囊和稳心颗粒等治疗心脑血管中成药。这是步长制药营收中的不稳定因素。
斯坦福贿赂丑闻事件还在持续发酵,赵涛的妻子主动出来承担了责任,说自己是被骗,650万美元是入学后才给的,并不是行贿而是正常捐款。但是更多人似乎并不想知道真相究竟如何,事实就是赵涛女儿并没有考进斯坦福,而赵涛也确实给了650万美元,整个事件最受伤的似乎只有丑闻缠身的斯坦福和被拖入舆论漩涡的步长制药。
作者|Resin
(温馨提示:本文引用数据,均为官方数据,或为公开报道,未使用任何内幕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