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净利 [万达电影上半年净利下滑六成,影视业的寒冬还要多久?]

新三板资讯 2024-07-19904

近几天来,黄晓明凭借自己在《中餐厅》这档综艺里的霸道总裁式发言频上热搜,成为了今年夏天娱乐圈最受关注的“顶级流量”。随之衍生的“明学”成为了网友津津乐道的话题。正如之前六小龄童的“六学”、《花儿与少年》的花学,“x学”系列火起来的背后是什么呢?关注公众号“文化产业新闻”,回复“嘲文化”了解更多详情。

作者:刘丽媛

2019年上半年的影视业可谓是喜忧参半,观众亲手成就了一部又一部影片的票房奇迹,也亲眼见证着曾经的影业大亨面临着严重的经营危机。相比于以往的任何一年,今年的爆款影片都绝不逊色,仅仅半年就拿下中国影史票房前三中的两席,但暖春只是微小的局部,寒冬仍是整个行业的现状。

近日,万达电影发布2019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据中报显示,万达电影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为75.64亿元,同比下降11.18%;归属于净利润为5.24亿元,同比下降61.88%。

万达电影的上半年

今年5月,万达电影如愿以偿,成功并购万达影视,顺利打通影视全产业链条,“成为覆盖电影投资、 制作、发行、放映全产业链的电影公司”。此次中报也是万达电影并购万达影视后的交出的首份业绩报告。尽管如此,万达电影的表现也只能用差强人意来形容。

从影院业务来看,2019年上半年,万达电影实现票房49.7亿元,同比减少0.97%,观影人次1.08亿,同比减少9.36%。这和影视行业整体表现低迷有关,暑期档多部影片突然撤档也是原因之一。

同时期全国电影票房表现也平平无奇,2019年上半年全国电影市场票房311.7亿元,同比减少2.7%,观影人次8.1亿,同比减少10.3%,整体减幅大于万达电影。

此外,为了保持市场占有率,万达电影每年要新建80-100家影院,影视寒冬下,荧幕数量增长速度远大于观影人次增长速度,单荧幕产出下降,成本上升可以预见。

从内容生产来看,万达电影今年上半年电影制作发行业绩下滑70.14%,仅仅实现2.37亿元的收入,去年同期为7.96亿元。今年上半年,万达错失了几乎所有的头部影片,产出的影片总数也在下降。万达影视主导或参与出品并计入2019年半年度票房收入的包括《飞驰人生》、《熊出没6》、《反贪风暴4》、《过春天》、《人间喜剧》、《绝杀慕尼黑》等影片,其中《飞驰人生》票房最高(17亿),仅为去年同期《唐人街探案2》的一半。

电视剧制作发行是唯一实现增长的业务,同比增长362.11%,这主要是因为去年同期无新剧销售,而今年上半年确认了《激荡》、《从前有座剑灵山》两部新剧的收入,而且收入总额仅为9363万,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

除了电影产品,在广告、商品、游戏开发商等产品上,2019年上半年万达电影的营收均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游戏版块业务也受到冲击,收入为2.13亿,同比下滑40.96%。

盈利已经很难了!

在被问到万达电影经营业绩为什么同比变动较大时,万达电影总裁曾茂军表示,今年,行业整体压力比较大。

事实上,从已披露上半年业绩报告或预告的传媒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在电影民营公司中,尚能保持盈利,已经实属不易。

从已披露的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北京文化营业收入6210万,同比下降79.5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560万,同比下降 225.70%。

从已披露的上半年业绩预告来看,光线传媒上半年虽然有《疯狂的外星人》、《千与千寻》等热门电影,但由于报告期内电影成本上市,预计上半年盈利8,500 万元-1.05亿元,同期下降95.02%-95.97%。华谊兄弟上半年影视作品不多,《八佰》意外撤档更是雪上加霜,预计亏损3亿元。欢瑞世纪、当代东方、华策影视等影视剧制作公司净利润增速也都有所下滑。

有分析师曾表示,从目前披露影视公司半年度业绩预告来看,今年影视行业的形势比去年更加严峻,寒冬迟迟无法过去,对于众多影视公司而言,都面临着很大的考验。

影视寒冬还要多久?

自去年5月,整个娱乐圈在查税风波后受到连锁反应式的影响,资本撤离、政策调整导致部分项目融资难,影视公司减产,影视寒冬如旋风般席卷了这个行业。

除影视公司由于种种原因营收和利润直线下降之外,影视行业的从业人员日子也并不好过,他们有的被无故辞退,有的被甲方拖欠劳务,有的项目营收不足被迫转行,成就感的缺失,生活的巨大压力迫使不少人放下坚持,离职转行,构成影视寒冬中很难被全部重视的又一生态。

印纪传媒在4月回复深交所的问询函中,表示公司人员流失率超过80%。一些人因为无项目可接、无钱可挣、转型困难而转行去卖保险、做微商…… 而另外有一些人,则将业务转向国家政策更为支持的影视边缘行业,譬如投向影视教育、影视版权出口等。

从薪资水平来看,根据文娱商业观察的统计,2018年人均高管年薪为64.98万元,而这一数据在2017年为115.94万,降幅明显。其中北京文化董事长宋歌,2018年报酬是120万,略低于2017年高级副总裁彭佳曈的130万元。光线传媒2018年高管年均薪酬为52.37万元,相比于2017年的62.79万元,下降超过15%。前段时间,电影《749局》被曝拖欠演员工资,据悉该电影在开机前一周曾突遭投资方撤资。

从宣传到发行,影视行业的底层岗位早就因为门槛低、压力大、替代性强而备受诟病,影视寒冬更像是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加速了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流失和转型。

结语

影视寒冬还在继续,即使影视公司度过动荡的2018年,还要在2019年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从暑期档影片集体撤档,到《上海堡垒》的惨败,都在预示着,上到政策,下到观众,电影行业的大洗牌愈加严峻,影片的而非影视公司的头部效应更加明显,资本在观望,而观众只为内容买单。

巧妇既要自己买米买锅,还要把米做得更加香甜可口,才有可能在这次行业大洗牌中存活下来。这不仅是阴阳合同所带来的影视寒冬所导致的,也是中国电影成长中必须要面对的困难。

资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一起拍电影;节目一线;主编温静;壹娱观察;文娱商业观察

推广:凡愚

文化产业新闻:

创建于2013年4月,微信内创建最早、最有价值的文化产业资讯平台,在业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力。《中国文化报》曾 做专访,刊发题为《生产高品质内容,做专业自媒体平台——文化产业新闻:不做新闻的搬运工》的报道。发送最新行业动态和分析报道,链接政府、企业、学界的 信息中转站,文化产业相关从业者学习、交流、宣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