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中国高速公路该如何免费缓解拥堵?:中国高速公路最拥堵的地方在哪里

股市头条 2024-07-13634

作者莫开伟系中国知名财经作家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高速公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是否免费更牵动着亿万民众敏感的神经。说句实在话,可能绝大部分中国民众希望高速公路实现全部免费,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么期望的。

但事实上,稍微了解内情的人都知道,中国高速公路之所以扩张这么快,有不少是靠负债滚动开发而来的,如果不收费欠债怎么还?还有平时的维护比如管理人员、道路保养等费用怎么来?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的现实问题,也是大问题。

据官方披露数据:截止2017年底, 中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3.26万公里,里程规模世界第一;2017年末,全国收费公路债务余额52843.5亿元,比上年末净增4288.8亿元,增长8.8%。其中,高速公路49867.4亿元,占比94.36%。

以2017年为例,当年通行费收入5130.2亿元,但支出总额9156.7 亿元。其中,偿还债务本金4952.8亿元,偿还债务利息2495.7亿元,养护支出533.9亿元,公路及附属设施改扩建工程支出153.7亿元,运营管理支出627.6亿元,税费支出359.9亿元,其他支出32.9亿元。债务缺口依然巨大。所以,如果让中国高速公路全部免费,5万多亿元的债务靠谁来偿还,靠中央政府财政还是省级政府财政?中央财政和省级政府有这么大的财力吗?这些都是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而且,高速公路自2012年国庆节开始实行节假日免费以来,免费金额巨大,截止2019年春节,近九年来共减免高速公路通行费4000亿元以上,其中全国7座以下私家车节假日出行免除了2000多亿元的通行费。仅2017年度,全国收费公路共减免车辆通行费821.7亿元。其中,“绿色通道”(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减免339.8亿元,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费通行减免291.2亿元,其他政策性减免190.7亿元。所以,从上述情况看,要让我国高速公路实行全部免费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

显然,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要免费应考虑一个大方向,就是在不影响债务偿还和高速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来谈免费问题,在免费问题上找到一个确保国家利益与民众利益的平衡点,克服一些极端利己主义倾向,即不顾国家利益只谈公众利益或者不顾公众利益单纯考虑国家利益,这些都是有害的观点或言论。

因此,在笔者看来,当前我国高速公路是否免费应明确如下几个现实问题:一是所有时间全部免费是不可能的,但局部时间免费是可以考虑的;二是免费的时间节点上要讲究艺术性和科学性,免费向非节假日倾斜,取消节假日免费;三是免费的实现途径是灵活多样的,而不是单纯的机械的免费,体现出高度的人性化、和谐化;四是免费决策是民主的和民生的,走社会听证程序,而非单纯官方意志的决定。

具体来说,可通过如下几种方式来达到我国高速公路免费目的,实现高速公路免费的科学化和决策民主化,让高速公路造福全体民众,也不影响国家高速公路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考虑国家难处,认真考虑高速公路全面免费的实际困难和带来的弊端,对民众实行非节假日时间的减免通行费:即节假日高速公路不免费,非节假日时间通行实行免费。

其次,节假日通行高速公路适当提高收费标准,以抑制节假日所有车辆全部涌向高速公路而造成拥堵现象发生,让节假日驾车出行的人们认真选择交通工具,将大多数民众逼向乘着高铁、铁路、大巴、民航等交通工具往返,提高公共交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再次,免费途径或方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由民众自行选择。

一是可给所有车辆给予一定的高速公路通行免费时间规定,比如一辆7座以下私家车全年高速公路免费通行20天或30天的时间规定,并且规定所有时间必须在非节假日完成,过期作废;

二是可以给予7座以下私家车平时通行高速公路的一定折扣比如收费的7折、8.5折或9折优惠,优惠时间在非节假日通行有效,非节假日不仅不优惠,反而要提高收费标准。

三是可考虑采取发放高速交通补贴券的方式来解决,即对每位有车、又想跑高速旅游或走亲戚的朋友,每年给予一定的高速公路交通补贴券,把暗补改为明补,由高速路收费部门每年对全国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的数额进行具体统计,由财政部门给驾车人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券,鼓励私家车者平时出行,全面取消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制度。

最后,高速公路如何免费、怎么免费、采取什么方式免费,政府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公众对高速公路收费的参与意识,走民主听证程序,不断提高高速公路收费决策的科学性、民生性和准确性,让全体民众对高速公路免费制度投满意票。

我相信,通过上述几种方式可优化中国高速公路免费机制,消除现在高速公路节假日免费带来的车辆拥堵、节假日事故高发、高速公路掠夺性利用等各种乱象,使中国高速公路不断体现出既利国家又利民生的特征来,为造福中国子孙后代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石。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