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元的“前半生”:从服装女商人到国药副总裁|我的前半生的服装
导语:听闻过许多历经“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成功者,面对公众,回首往昔莫不喜带几分荣耀感地渲染着昔日的苦难,只因时至今日,那些苦难,可以愈发将成功映衬得熠熠生辉;亦观察过在商界名利场摸爬滚打经年之后的成功人士,只要外界视线对焦,无论何时何地,一言一行,一字一句,表现得滴水不漏,无懈可击。
然而有幸进入到本篇主人公张爱元的世界后,便扭转了想法,开始变得惊喜、庆幸、震撼。惊喜于,她年少时原来是一位不甘平庸,敢于追求梦与自由的“不羁少女”,成年后又蜕变为一位对商道对人生对梦想有着敏锐而独到见解的智者;庆幸于,在商界雷厉风行的她其实也有着女性的柔美,这种冰与火之间碰撞,使得她更加鲜活空灵,真实自然。而此次能有幸听述她的故事,并呈现给更多的人;震撼于,身处凡俗市井,贫寒之家,拼搏于浮世之间,阅尽繁华之后的她,骨子里,依旧温和谦卑,闪耀着清澈的光华。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用顾城的这句话来描述张爱元进入医械世界的因缘是最恰当不过的。一颗躁动、不安宁的心,使她从贫寒的生活一腔孤勇的扎进了这并不优越却十分耗心的医械世界。
张爱元,湖南长沙人,51岁,现任湖南国药骨科器械有限公司副总裁。她有着充满磨难与坎坷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现在的她已经成长为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业精英。在整理她的采访稿件时,记者心底便下意识地在她的名字前飞速加上了一些定语,诸如:幸运者、学习者、坚持者、饱经磨难后功成名就者、业界精英、大胆自由、敢拼敢闯……最后,刀枪不入这四个字深深地烙印在心里,一锤定音。
炎炎夏日,张爱元将二十载的故事娓娓道来,依然是诙谐幽默的口吻,依然是质朴清丽的笑容,炯炯的目光仿若一名少女对未来充满着期待和好奇,却又沉淀着岁月中丰富的阅历和道不尽的情怀。
无迹方知流光逝,有梦不觉人生寒
“在我的人生信条里面,为什么我坚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因为我觉得我那么困难的时候,同样过得还不赖。”
张爱元,长沙望城人,在家中7个姊妹中排行第六。因为兄弟姐妹太多,家里供不起上学,张爱元就自己出去卖冰棒补贴学费。“为什么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我那个时候上初中,没钱读书嘛,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就去卖冰棒,背着那个泡沫箱子。”
初中毕业后,张爱元在姑父的接济下念了专科。由于家处十年九不收的穷地方,也没多余的钱给她,所以这段上学的日子,张爱元过得很艰难。但她又常说自己“很幸运”。那是因为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帮她改变命运的人——这所专科学校的校长!
“当时我家里真的好穷啊,穷到让校长到我家里去了一趟。”校长去她家里慰问,想要帮帮这个女孩,回来就对她说:“小张,我这里有个机会赚钱,你干不?”张爱元像抓住稻草似的说:“好啊!干!”“我搞一批服装设计给你做好吧?”“成啊,但是……我……没钱……”,说完张爱元立马蔫了。“没事嘞,你先干,钱我先给你垫喽。”
于是,她在校长的引荐下,进入服装市场。凭借从小的机灵劲儿和经商头脑,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380元。
“后来我们校长经常说:‘我也不晓得是到底是帮了你,还是害了你’。这肯定是帮了我啊!我那个时候是真的太穷了。”就这样,张爱元在爱和勇气的鼓励下,踏上了这条“敢拼敢闯就能赢”的经商之路。
千磨万击还坚劲,仍尔东西南北风
都说人的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还给予你面对这个社会的勇气。
张爱元初次实践就尝到了甜头,1991年毕业后,开始规划起自己的商业小地图。“那个时候我就做上瘾了嘛,因为一下子挣那么多钱,我就自己拍照片,画样品,每家学校去跑。”她用赚到的第一桶金,在长沙芙蓉路旁边(当时叫胜利路)租了个两层楼的房子,600元钱一个月。又聘请了200多位从乡下来的工人,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团队”。“那个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我觉得是那时候的人都好纯洁。因为聘请的人都是乡下人,自己还挑着缝纫机,你只要说给个地方给他们住就可以了。”
有了队伍,租好房屋,搭建商业小地图的下一步,便是进行实地调研。因为要想做好做大服装生意,就必须深入了解服装市场,掌握当时服装行业的趋势。所以张爱元就亲自跑去温州、广州、北京等大城市找来新型式样,供团队参考学习。凭着自己的感觉,张爱元一步步地按计划有序地摸索着……
确定新衣样板后,如何选择制作材料又是一大问题。结合自己自产自销的经营模式和眼下的经济状况,张爱元选择了湖南湘潭的毛纺厂作为第一批衣服的材料供应商。“当时我到毛纺厂去进货的时候,每次我可能就是一两万块钱的货,然后就马上销售,之后隔两天可能又跑过去,进一批货,如此循环。因为我本身就没钱嘛,等着把这些钱一一搞完后才能进行下一步。那个时候进商场也要钱的,我只能是这样子搞。”
张爱元后来总说自己的成功伴随着几分幸运。的确是这样。创业初期,幸运之光又再一次降临到她身上,解决了当时缺钱进货的难题。
“当时在厂里进货,就看到有一个人拉了一堆货在路边。我当时正好从那里经过,我就问他,我说你们生意这么好啊?一下进一卡车货?他说,不嘞,这是抵债的嘞,厂子欠了我们的钱,但现在没地方放啊,只能拉回去。”一向敏锐的张爱元觉得自己的机遇来了,转身就对他们说:“啊?这样啊。那不妨把你这货给我销噻,我边销边给你钱。”没想到那人胆子也挺大,“你销得完不嘛?”张爱元一听有戏,便立马说:“给我一个冬天的时间,不管销没完销完,明年入春保证给你钱!”
双方都是爽快之人,一拍即合。于是,张爱元就这样接下了这个看似有点“荒谬”的单子。“其实我心里也还是挺怵的,当时自己铺那么大一个摊子,也是很紧张的,本身就没钱啊。”但是又想着“胜利路的两层楼里还有一批人跟着我做事啊,”张爱元心里便瞬间有了底气,“我要对得起这帮兄弟姐妹!”
式样、材料、团队,此时,张爱元的商业地图的搭建初见规模。下一步便选地方做销售,第一个地点瞄准了长沙的东塘百货大楼。万事开头难,而做销售的起步更难,因为没有资源,没有人脉,小众产品的出现人们只会嗤之以鼻,难以打开市场。“我那个时候进去是年龄最小的,年龄小的话别人就是最看不上的嘛,都认为你能做出什么好的业绩?”但好在张爱元非常努力,能吃苦,又有天赋,加上对这行的热爱,她便不厌其烦地一个单一个单地推,慢慢地,便从最后一个挑架做到了最前面的一个挑架。是的,张爱元,成功了!
在东塘开设的第一家店爆火后,她开始变换策略,选择扩大领域,转战大型商场,进攻百货大楼。层层出击,属于她张爱元的领域网逐渐密集起来,直到后来基本上入驻了长沙的每个商场。
人生有梦不觉寒,张爱元的服装生意梦让她逃离平庸的命运,选择做自己人生的主人。当一切完美无缺时,张爱元也迎来了她人生的另一阶段……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1994年,张爱元怀孕了,升级做了母亲。“我孩子生出来之后身体是相当不好的,因为我在怀孕的时候从来没休息过,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为了家庭和孩子,张爱元决定脱手,把公司交给丈夫经营,自己回归家庭,当上了全职太太。
两年后,公司由于市场等各方面原因,业绩开始疯狂下滑,但张爱元并未感到害怕,胆大心细的她选择卖掉服装厂,一切归零,从头开始,寻找下一阶段的奋斗目标。“因为我觉得我那时也衣食无忧了。我这个人不贪心,哪怕是到了现在也一样,我不是一个对金钱追求很高的人。干一件事只要尽力去做,把火燃到最大,哪怕之后火苗小了,我也就觉得无憾了。”
千禧之年到来了,这是挑战,也是时机。当时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在政策、资本、人才的助力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也成为全球最具有潜力的市场之一。张爱元敏锐的嗅到了这股即将到来的热潮,离了婚的她便全身心的投入到医疗器械这个全新的领域里,再次以一个新人的身份继续摸爬滚打。
先是试水投资,再次接手新公司,这一路上每步稳扎稳打。“我这个人就是不一样,我做任何事情都会以点带面的去做,因为我坚信肯定会要找到属于自己的支撑点。”凭借着前期积累下来的经验,张爱元成功转行,并在医疗器械这个新领域里,带着新团队越做越大。对国内服务的同时还对外发货,双管齐下,秉持专业、高效、严谨的经营理念,耗时8年,最终她经营的医械平台业务量暴增百万,每年平均收入几个亿,并一直处于上升的状态,最后以高昂的价格被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然后其公司以“轻装上阵”的状态继续做临床和终端业务。
对于收购,张爱元这样谈到,“我们这个行业永远是终端为王的一个行业,因为你仅有库存,而看似是所用的货都要从你那出,但是当我不想从你那出的时候,所有的厂家可能都是从我们这里对接了,因为在这个行业我们毕竟是经营了20多年了,而所有的厂家都是和我们合作了多年的,如果我要建立一个平台的话,厂家到底是到你那去,还是到我这里来?肯定是到我这里来。所以,现在我做任何事情可能比你的优势大的多!”可见,这位初出茅庐的小商者,此时已经蜕变为头脑精明,眼光毒辣的商界大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医院领导看着张爱元这些年的坚持,曾说:“一个女人选择了医疗器械行业里面最辛苦的类别,同时也是一个外行选了一个专业性最强的行业。”但张爱元则表示:“我做什么东西都放得开。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就扔到一边不去管它,随它去,反正天塌不下来的。所以对于这些事情的选择和处理上,其实我觉得还好。”
谈及成功后的公益活动,张爱元提到自己领养了一个孩子,并供他完成所有的学业,现在已经结婚生子了。“我现在就等于有两个崽了(孩子),虽然没血缘,但是他和我的孩子差不多。我觉得这个和我的出生有关系吧。我是出生就吃过苦的人,深知一个小孩很无助的时候是多么地渴望有一个人能够伸出手,而现在我已经有能力了,我愿意伸出双手竭尽所能地去回报社会。”
谈及“金钱观”,她说,“我对外在穿着没太多要求,简单、得体就行。对什么名牌啊时尚啊什么的,没这么讲究的。以前家里那么多孩子,跟着母亲省吃俭用惯了。”为此,张爱元还养成了骑单车上下班的习惯。虽然同事们常常调侃她,但她认为:“挺好的,就当是锻炼身体啊。”
张爱元身上这种独立、坚强的精神其实是有迹可寻的。她的母亲在那个旱涝欠收的地方将他们7个孩子养大成人,“我永远记得我妈,那时候一年365天,可能有300天都是在借米吃。常常借不到的时候,她就攀着拿盆子偷偷地抹眼泪但不让我们看见。七姊妹,真的是不容易啊。”
现在,张爱元的儿子也同样有“不服输”的基因,他高中毕业时曾独自骑车去西藏,路途艰难遥远,又遇到不讲理的藏民,但依然没有动摇他的内心。他和他母亲一样,内心强大,不愿服软。“我儿子实际上很多地方像我,他比较害羞。其实我在这一行之前啊,是一个会因别人的一句玩笑话,搞得脸很红的人。那个时候跑业务,我常常去咨询医生,但只要他们跟我一开玩笑,我就很害羞的,默默地便不说话了。现在他们却说我是刀枪不入了,哈哈哈哈……。”
如今,国家面临改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下,改革也正引领着中国经济走向新航向。这个时期,对于年过半百的张爱元而言,人生最大的价值便是在这大好的时代环境下不断的更新学习、与时俱进。同时,也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梦”,带领着团队一起实现大家的梦。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希望能够继续为这个付出她青春年华和才智光阴的公司尽心尽力,也希望看到这只雄鹰继续搏击长空,自由翱翔,飞向更高更远的天际,更希望让大家的“青春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交相辉映,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中大放华彩。(文/姚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