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纷争【日韩贸易纷争 意外重启朴槿惠中断的国产计划】
芯科技消息(文/西卡),日本无预警加强对韩出口限制、将韩国剔除白色名单后,韩国政府全面积极准备推动原料、零件国产化。日本正式将韩国剔除白色名单后,韩国举国充斥「日本可能全盘限制出口」的危机感,各产业都风声鹤唳。
日韩进出口历年变化
若从韩国贸易协会统计来看,韩国从日本进口的比例在2000年高达19.8%,2010年逐渐下降至16.1%,2018年已下滑至10.2%。韩国出口日本比例方面,2000年11.9%,之后一路减少至2010年的6%,截至去年为止,只剩5.1%。
相反的,日本从韩国进口的比例一直都不高,2000年5.4%,在2010年时已经跌至4.1%,2018年维持在4.3%,整体状况没有太大改变。日本对韩出口比例也是相似的情况,2000年为6.4%,在2010年时一度上升至8.1%
《Herald经济》报道提到,虽然韩国原料与零件出口额已成长至全球第5名,但原料方面的贸易收支并没有改善,加上韩国原料企业自产比例仅达66%,目前许多核心原材料仍仰赖国外进口。
因朴槿惠中断的国产化计划
日本出口限制的品类,不仅影响韩国的半导体、显示器产业,也可能会阻碍韩国发展未来产业,加上中国企业屡屡进逼,韩国陷入双重困境,事实上,韩国过去曾执行「国产化计划」,但随著政权转移,该计划逐渐停摆。
2001时,韩国为加强组装、加工的生产力,促进制造业实质成长,为此制定特别法,着手培养原料、零件产业国产化。但自朴槿惠自2012年上任韩国总统后,半导体研发补助预算骤减至0,将研发重心转移至未来产业上,半导体原料、零件国产化事业进入停摆阶段。
与此同时,韩国核心零件、原料只能依赖国外进口,举例来说,日本出口限制品类中的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的产量趋近于零,尤其是,在半导体铺上电路「曝光工艺」中,需要在硅片上涂上多层光刻胶,该核心材料100%来自日本,几乎没有其他替代方案。
韩国政府重新支持国产化研发
为避免再度被他国抓住软肋,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等单位制定出更加精密的战略,虽然研发计划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因此计划分为第1阶段、2个阶段,双轨并行。
该计划将动员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韩国化学研究院、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韩国电器研究院、韩国能源技术研究院,以及韩国基础科学支援研究院等10个原料、零件相关机构,将针对日韩贸易纠纷,共同研究应对策略。
专家们建议,针对市场竞争力不足的原料,政府应免除「研发预备妥当性调查」,加快研发速度。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ICT创意研究所所长姜成元(音译)指出,全球只有特定几间企业拥有该技术,但国内原料产业大多偏好研发具价格竞争力的产品,因此根本不可能通过预备妥当性调查。
韩国自2008年导入研发计划的事前评估机制「预备妥当性调查」,并研究相关技术可行性、政策可行性及经济效益。
韩国企业也掀「去日本化」风潮
自日本政府从7月4日强化对韩出口限制,受管制品类包含高纯度氟化氢、EUV制程用原料光刻胶,以及氟化聚酰亚胺,紧接著8月2日正式将韩国剔除白色名单,再度扩大限制出口品类,其他产业也担忧成为日本攻击的目标之一,纷纷掀起一股脱日风潮。
据韩媒《朝鲜日报》报道,韩国生物制药公司赛特瑞恩(Celltrion)决定全面更换约20种来自日本的原物料。电池产业方面,各大企业也纷纷透过扩厂、收购公司等方式,培养自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分离膜等能力。(校对/叶子)
图片来源:pixabay
*集微网拥有“芯科技”内容的专有使用权,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