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周小川:对基层实体经济提供更接地气的金融服务需对接好财政政策】 坚持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

股票投资 2024-07-10772

“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在线开幕,本次论坛以“金融战疫,共克时艰”为主题。

周小川:应考虑加强金融机构应急功能设计好损失承担机制和激励机制

在今日召开的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金融学会会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名誉院长周小川表示,这次新冠疫情主要是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产生失业等影响,过去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建设没有太多思想准备和研究方面的准备,传导机制不够有效、执行机制有所欠缺。应考虑加强金融机构应急功能,设计好损失承担机制和激励机制。

周小川:金融市场需要更好地对接财政政策

疫情是非常大的挑战,如何使金融市场和金融行业提供更加接地气的金融服务,也就是能够更加接触到基层实体经济的政策落实和执行的这种机制,需要更好地对接财政政策,毕竟疫情带来的问题,除了总需求、供应链外,还包含了需要救助的功能。

周小川:货币政策要节约弹药防止出现副作用

货币政策要节约弹药,防止出现副作用。流动性在未来可能会出现副作用,也会出现搭便车的事情。

我们要加强金融研究,更有针对性的应对疫情。我们之前出台的货币政策及时、灵活,总体救助效果不错。但是,社会要求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加有效,救助更精准更有针对性。

另外,经过多年的市场化改革,我们金融体系本身是面向市场的,要运用激励机制,而不仅仅是号召或用行政命令来执行。放宽监管标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存在任意性,这与监管和治理上存在可乘之机是有关系的。

肖钢: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是中国应对疫情的独特优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在论坛上表示,中国应对这场疫情我们有独特的优势,也可以说是独家的选项,那就是我们具有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

肖钢进一步表示,从消费市场来讲我们国家的消费的规模,超大规模的潜力的释放也会形成巨大的需求的能力和相应带来供给的能力。所以不仅有利的支撑我们短期应对这场疫情,大家可以看到中国是最早在疫情当中恢复经济最快的一个国家,现在复产复工的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不仅短期应对疫情我们有这个优势,更为重要的是从长期来看实现我们的高质量发展我们超大规模的优势是更加明显的。这里我想点几个:比如说我国的城镇化,这个空间还是很大的。数字化,大家讨论的比较热,包括新基建,数字化,这个潜力也巨大。不仅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量潜力大,我们其实存量这个潜力也很大。前面我讲到了我们有巨额的储蓄,有大规模的外汇储备,有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等等。

肖钢:我国城镇化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肖钢在论坛上谈及如何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潜力时表示,下一步在扩大增量方面,特别是城镇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的空间;从存量来讲,我们国家存量的潜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

在挖掘增量的潜力方面,我们要把增量要用好,在这个方面我们应该加快城镇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城市工作的服务,扩大大都市圈的建设,增强他们对城市群人口的吸纳能力。这样可以提振相关的需求。另外一个我们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发展新基建,发展产业互联网,同时也不断的发展数字金融,为整个数字经济服务;在释放存量方面,我觉得有一些措施需要进一步的,现在有很多措施都在实施,应该进一步的加大力度,比如说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应该加大力度,降低社保的缴费,这样有利于减少企业的负担,一方面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同时也可以释放居民、职工的现实的消费需求,还应该加快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肖钢:应进一步降低社保缴费释放居民、职工的现实消费需求

要把超大规模的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竞争力和生产力,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在挖掘增量的潜力方面,应该加快城镇化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的服务,扩大大都市圈建设。另外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大力的发展新基建,发展产业互联网,同时也不断发展数字金融。在释放存量方面,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应该加大力度;降低社保缴费,一方面帮助企业减轻负担,同时也可以释放居民、职工的现实的消费需求,还应该加快盘活国有资产,加快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的改革。

朱民:疫情下中国股市表现优于世界上所有股市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表示,面对疫情冲击,中国的股市表现优于世界上所有的股市。首先是因为中国进入疫情的比较早,所以央行2月份就开始提供流动性,流动性在市场是充裕的,企业流动性支持住,企业稳住了,企业稳住最重要。然后是中国大规模的财政支持、货币政策支持复工复产。

朱民认为,预测表明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反弹,今年经济增长有望朝3%的目标前进。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想想全世界是负3,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等于达到了6个百分点。而且中国明年会继续强烈反弹,而世界在今年和明年两年的增长都会被覆盖到,等于回到2019年的水平。经济增长强劲,特别是高科技的投资在科技、医疗等等企业的带动下,外资进入中国,所以中国的股市相对我觉得表现要优于世界其它的股市,但是中国的股市是世界股市的一部分,当世界股市面临继续波动和调整的时候,中国股市也会有波动和调整。

朱民:中国经济在三季度开始反弹明年会继续强烈反弹

今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1.2%,预测表明中国经济在第三季度开始反弹,今年经济增长有望朝3%的目标前进。所以这个就是一个了不得的成绩,想想全世界是负3,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等于达到了6个百分点。而且中国明年会继续强烈反弹,而世界在今年和明年两年的增长都会被覆盖到,等于回到2019年的水平。经济增长强劲,特别是高科技的投资在科技、医疗等等企业的带动下,外资进入中国,所以中国的股市相对我觉得表现要优于世界其它的股市,但是中国的股市是世界股市的一部分,当世界股市面临继续波动和调整的时候,中国股市也会有波动和调整。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ricMaskin:美国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0%

今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在线上开幕,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EricMaskin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目前来说我们看到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在美国失业率已经超过了20%,还有可能会继续攀升,而这一水平是大萧条以来没有看到的。

EricMaskin认为,最大的金融冲击可能还没有显现,因为一旦我们清晰了解此次疫情对于美国经济、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的时候,人们一旦清醒过来,恐怕金融市场还会再次下挫,而且会带来一系列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Spence:各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是为了增加财政政策的空间

今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在线上开幕,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MichaelSpence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各国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并不是为了刺激经济,而是为了增加财政政策的空间。有了财政政策空间之后,政府使用不同的渠道来缓冲疫情带来的冲击,或者是说把疫情带来的冲击做一个重新分配。

MichaelSpence表示,财政政策的目标主要是抵御冲击,并且重新分配冲击带来的后果,就是最终冲击带来的损失主要体现在政府财富在负债平衡表之上,这是比较理想的,也就是说对于疫情带来的负担做一个重新的分配,由此产生的一些投资可能会被用来准备解封。MichaelSpence认为,现在欧美在解封的步伐以及标准方面是落后于中国和其他几个地区的,这一点是很明显的。

屠光绍: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力度前所未有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很好的基础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屠光绍在论坛上指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力度时前所未有的,面对疫情下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这么大的力度,既为中国的资本市场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屠光绍进一步表示,改革开放的扩大和深化,也对我们的资本市场提出了挑战,我们的各类市场主体能不能够适应这样的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比如说上市公司,能不能够适应这样的新的改革开放的推进,上市公司的运作方面、经营方面、发展方面,包括上市公司的治理方面,能不能适应这个改革开放的需要。另外我们的投资人是否做好了准备,改革开放就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机制、结构、投资方式都会发生很重要的变化,包括投资人结构。

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BobMcCooey:当前纳斯达克IPO市场的表现仍非常强劲

今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在线上开幕,纳斯达克亚太区主席BobMcCooey发表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在不确定性、挑战巨大的时候,当前IPO市场的表现仍非常强劲。

BobMcCooey表示,在整个疫情期间,纳斯达克都保持开放。据统计,从3月中旬以来,已完成了15家公司的上市,融资额达到12亿美元,主要是生物技术、医疗技术公司以及一些SPV类型的收购,通过上市融资来收购非上市公司。

李东荣:提高消费者的数字金融素养有利于缩窄数字鸿沟降低金融排斥

今日,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在线上开幕,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出席论坛并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正深刻改变着经济社会各领域。而我们近一时期所面临的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更是促进金融业按下数字化转型的快进键。

李东荣认为,在金融服务日益数字化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消费者的数字金融素养有利于缩窄数字鸿沟,降低金融排斥,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充分的享受数字金融红利。数据显示,随着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推进,当前我国互联网普及率已经提升至64.5%,网民规模达9.04亿,手机已成为人民群众触网最基本最普及的工具,其规模也接近9亿。

刘国恩:疫苗研发时间要比我们希望的要长需要做好应对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的准备

以“金融战疫,共克时艰”为主题的2020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特别策划今日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刘国恩现场致辞表示,在新冠病毒面前,全年度全世界的系统性总需求是一致的,因此经济上的下滑,可能不是一个V字型而是一个U字型,尤其存在多波风险,我们还得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经济能力上的准备。

他指出,我们在评估措施方面不要过早乐观,更不要过早下结论。中国目前处于第一波疫情的后期,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更好地分析新冠病毒的风险程度以及未来可能变化的情况,才可能在应对未来的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的疫情上更有效。

此外,刘国恩强调,应对新冠疫情的终极武器当然是疫苗。目前来看,疫苗研发时间要比我们希望的要长。

张晓燕:市场高度不确定的时候更应该保持理性的行为认知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现场发表演讲,提及个人投资者如何做选择时,她强调,市场高度不确定的时候更应该保持理性的行为认知。

而对于机构投资者,张晓燕建议即使在疫情下,机器学习的算法作为未来的趋势也可以帮助投资者进行专业的选股和择时策略,进而提高超额收益。

中保登袁平海:政策释能、行业聚能、科技赋能将成为保险资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平海现场发表演讲时指出,“资管新规”实施两年来,保险资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彰显,目前管理着保险业70%的资产,规模15万亿元,在企业年金市场的管理份额超过三分之一。保险资产管理面临转型升级的发展需要。而政策释能、行业聚能、科技赋能将成为保险资管转型升级的新路径。

他表示,从产业投资看,保险资金应当成为“新基建”的基石投资者和价值发现者。从地域投向看,保险资金应当重点围绕近年来国家确定的六大区域发展战略。从产品投向看,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保险资金的投资品类和投资工具持续有序拓宽,最近又新增了债转股投资计划。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