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重磅!9000亿大利好来了!刚刚, 央行全面降准, 将这样影响股市、楼市】 重磅央行

股票知识 2024-01-23329

刚刚,央行释放大利好: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9000亿元!

今日(9月6日)中国央行宣布,9月16日起全面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在此之外,为促进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再额外对仅在省级行政区域内经营的城市商业银行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于10月15日和11月15日分两次实施到位,每次下调0.5个百分点。

中国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其中全面降准释放资金约8000亿元,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1000亿元。

央行的降准利好刚刚落地,富时中国A50指数便直线飙涨,一度大涨近1%。

央行为何突然降准?

这一次降准,央行的意图非常明显:为了实体经济

正如央行在公告指出的,这一次降准是“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同时,央行着重强调: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搞大水漫灌,注重定向调控,兼顾内外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9月4日(周三)晚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便释放信号:

坚持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并适时预调微调,加快落实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措施,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短短2天后,央行便火速落实全面降准+定向降准,将释放长期资金约9000亿元。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

尽管央行用MLF(中期借贷便利)等补充流动性的工具,但整体上成本偏高,且只有部分金融机构可以获得,所以需要普遍的降准。

另外,为了防止资金大水漫灌,还是要把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特别是普惠经济中去的,还是要与定向降准相结合。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

从目前来看,一方面宏观经济的增速在下行,另外一方面两类金融机构的资金压力很大,一类是非银行金融机构,另一类是中小型小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城商行,农商行目前流动性分层的情况很严重,大银行不缺钱,中小银行缺钱,全面降准有助于中小金融机构更直接地获得流动性。

同时,央行有关负责人也表示,此次降准释放资金约9000亿元,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资金来源,还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每年约150亿元,通过银行传导可以降低贷款实际利率。

另外,央行强调,此次降准与9月中旬税期形成对冲,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仍将保持基本稳定,而且定向降准分两次实施,也有利于稳妥有序释放资金。因此,此次降准并非大水漫灌,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据Wind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持续下降,目前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约为11%。

但,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即使在发展中国家中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历次降准后,A股表现如何?

央行火速出台的全面+定向降准,已经兵临3000点A股市场,是否会一举突破3000点呢?

在央行的重磅利好消息刚刚落地后,富时中国A50指数便直线飙涨,一度涨近1%,但随后稍稍回落,截止发稿,涨幅为0.47%。

据Wind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央行累计实施了4次全面降准,此前分别于2018年4月、7月、10月份全面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2018年至今,大型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7%一路下调至13%,中小型存款类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由15%下调至11%。

但从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消息的下一个交易日的涨跌数据来看,上证指数录得2次下跌,2次上涨,上涨概率为50%。可见,降准的消息对大盘涨跌幅并不构成决定性影响因素。

而且2次下跌均出现了高开低走的情况,2018年10月8日,沪指更是暴跌超3.7%。

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对于央行的历次降准动向,市场资金均提前有所预期,本次降准也不例外。因为早在9月4日晚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便释放了全面+定向降准的政策信号。

而且在降准预期之下,本周上证指数强势5连阳,周线大涨近4%,A股总市值飙升24900亿元,今日收盘更是兵临3000点一线。

因此,今日央行的降准利好,或许已经提前反应在盘面之上。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全景网表示:

这次降准属于逆周期调节措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力地提振了市场信心,对当前股市属于重大利好,有利于行情进一步走高。

近期股市利好政策频频出台,极大的提高了投资者信心。先是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推动修改证券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然后金融委提出引导长线资金持续入市,为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接着国务院常务会议又积极部署了一系列支撑经济发展的措施。

这次降准利好落地,说明逆周期调节力度在加大,这有利经济增速在年底前企稳回暖。

全面降准,与楼市无关!

历来的每一次央行降准,都会引来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降准资金,会不会流入楼市?

因为,此前的每次降准,房地产都扮演着吸引水流的洼地,每一次宽松,都不排除水从四面八方流向楼市。

不过,这一次的全面降准大概率与楼市无关。

因为,在2019年下半年以来,抑制资金过度流入房地产的政策便纷纷出台:

严格控制房地产信托规模,2019年房地产信托规模,不得超过6月末的规模;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提“房住不炒”,并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7月31日,央行直接“点名”房地产行业占用了过多的银行信贷资源,需合理控制房地产贷款投放。

这3条政策正是扼住房企过度融资的“利器”,犹如釜底抽薪,堪称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

另一方面,各地楼市调控趋紧,在外界宽松之时,房贷利率却不降反升。

南京、杭州、温州、南昌、苏州等地的房贷利率大幅上调,苏州首套房贷利率上浮25%,二套上浮30%,首套利率高达6.03%,领涨全国。

可见,这一轮宽松是定向宽松,是对实体经济的重大利好,但楼市一直被排除在外。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明认为,只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松,央行降准预计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房地产企业仍应做好过冬的准备。

结 语

全面降准落地,高兴之余,投资者千万不要误解了央行的意图。这一次的全面、定向降准不是为A股、也不是为楼市,而是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

2019年以来,中央高层对中小型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视程度,提到了新的高度。

2019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强调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扩大融资,加快民营企业首发上市和再融资审核进度。

同时,推出史上最大规模的降费减税措施、中小微企业的定向降准、全面降准,都是一个目的: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保证资金可以流入实体经济。

在此背景下,必须将银行的信贷资金堵在房地产行业之外,坚定“房住不炒”。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