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分析:6家银行2020年Q1财报横向对比|财报Q1
我选了6家银行,分别是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涵盖了国有行,股份行和城商行的代表),为什么选者这6家?选招商、兴业、民生是因为我持有,肯定要选。其它三家选了三个有代表的。
1、总资产和发放贷款横向对比:资产规模增长较快,发放贷款增速10年较高水平。
从一季度资产看,6家银行的同比增速最低是兴业银行的10%,最高是宁波银行的24%。从Q1数据来看,兴业银行是吃亏的,落后于其他两个股份行2个百分点。
宁波银行和平安银行的资产扩张则速度过快,更加强调扩大规模。
纵向对比来看,从18年Q1开始,所有银行的资产规模增长都在加速。相比于19年Q1,2020年Q1的资产增长速度都算很快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发放贷款的数据就更有意思了,2020年Q1因为疫情的原因,6家银行发放贷款的速度几乎达到了10年最高的增长速度。最低的建设银行都有12%,最高的宁波银行夸张到32%。
一季度未了支持国内疫情,银行的发放贷款量特别大。
二季度可能会稍微降低,但是2020年一整年肯定是会很高的。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2、Q1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主要因为非息收入增长放缓。
6家银行Q1营业收入增速相比较2019年Q1都有所放缓。一季度资产规模和发放贷款都增加,为什么营业收入增速反而降低了呢?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具体看营业收入的构成:净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可以得到原因。
Q1银行的净利息收入其实增速还可以,比去年同期高,至少也差不多。那么问题出在非息收入上。
从下下图可以看到,Q1的非息收入降低比较明显,特别是兴业,可以说是断崖的下降。
原因分析:1)净利息收入数据都还不错这个好理解,规模增长嘛,净息差还算平稳。2)非息收入降低可能因为一季度的信用卡消费大幅降低。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3、净利润同比增速明显降低。
Q1净利润同比增速下降非常明显,6家银行都是折线下跌。
这个原因也好理解:本身营收增速下滑,为了应对未来风险,都加大了坏账计提,只好牺牲净利润增速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4、净息差保持平稳。
从6家银行数据来看,Q1的净息差基本上保持了平稳。跟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个季度净息差断崖下降完全是天壤之别。
其中民生银行的净息差数据错误, 已经辟谣了。
总体看,在贷款利息一直被压制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净息差已经很不错了。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5、资产质量基本保持平稳:不良率的完美S曲线没有被破坏。拨备覆盖率的反S曲线也没有被破坏。
一季度6家银行不良率基本上和2019年全年数据持平。完美S曲线没有被破坏。除了招商银行,其它几家银行的不良率似乎走入了死胡同,直来直去。从2018年开会似乎就降不下去,一直画横线。
二季度有可能抬头,希望完美S曲线不要被破坏。
拨备覆盖率方面所有银行也都有所提高,反S曲线还在延续。预计接下来几个季度,拨备覆盖率会继续提升,以应对未来可能的风险。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6、估值PB、PE继续历史最低水平。
从PE看,6家银行都处于自己的较低位置。民生兴业建设一个集团,4-6倍。另外3家一个集团,8-9倍。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PB方面,民生兴业建设处于历史最低!
宁波招商处于10年偏高位置。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股息率方面,6家银行几乎都处于10年高位。最低股息是1.66%(宁波银行),最高是6.5%(民生银行)。
打开UC浏览器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总结:
6家银行一季度数据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已经很不错了,没有出现明显的起伏。
1)资产规模增速较高,发放贷款增速10年偏上水平。
2)营业收入保持增长,增速恢复了60%的水平。
3)非息收入增速放缓是营收增速不高的主因。
4)资产质量平稳,不良率没有上升。
5)估值处于历史最低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