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日赚近3500万元的高铁上市提速!4家长三角股东已经布局|高铁很赚钱吧
10月25日,记者从中国证监会官网看到,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京沪高铁”)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已获受理。
京沪高铁IPO之路始于2018年,公司在10月22日和中信建投签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的辅导协议。
图源视觉中国
2019年2月26日,证监会北京局网站发布了《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关于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主板上市辅导基本情况表》。
如今证监会受理IPO材料,意味着京沪高铁完成辅导验收。
减资906亿元
长三角股东占4家
京沪高铁是目前世界上一次建成的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也是国内投资规模最大的建设项目。
公开数据显示,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本1150亿元,2016年变更为1306亿元,今年2月又变更为400亿元,减资906亿元人民币。
中国铁路总公司(现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曾在采访中表示,京沪高铁减资至400亿元完全是技术上的问题,上市之前要对资产总量进行评估,减资有利于更好上市。
京沪高铁的股东名单今年也发生了变化,从12个变成11个,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公开资料显示,中银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是在香港注册成立的,它退出后,京沪高铁股东公司注册地全在中国内地。
图源视觉中国
目前,京沪高速股东包括: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平安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山东高速公路集团和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
从名单上看,公司股东基本为沿线省市交通基建行业国企,第一大股东为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长三角股东则有4家,分别为上海申铁投资有限公司、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铁路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省投资集团。
值得关注的是,社保基金也是京沪高铁的重要股东。社保基金2014年曾投资中国南车,获利颇丰,此次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名单之上,看来也看好京沪高铁的上市前景。
日赚近3500万元
多个券商看好发展
京沪铁路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三市四省”,被誉为“中国高铁经济走廊”,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
根据《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体与相关债项2018年度跟踪评级报告》,2017年京沪高铁营业收入295.95亿,实现利润127.16亿元,平均每天赚近3500万元。此外,据国金证券数据显示,京沪高铁2014-2017年累计利润达311.7亿元。
图源视觉中国
浙商证券研报指出,京沪高铁公司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82亿元提升到2017年的2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近13%,净利润从亏损12.9亿元到盈利127亿元,利润率由负转正至42.9%。
国盛证券报告认为,京沪高铁具有低票价高时效的特点,对航空及公路运输有较强的替代能力。提速扩容、运力上升、客座率提升和票价提升等,都成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的动力来源。京沪高铁二等座单位里程票价为0.42元,对比广深铁路的0.648元,存在明显的提价空间。根据敏感性测算,如果客座率增加到83.95%,营业利润将相对增长22.48%。若将16节编组复兴号全部替换为17节编组复兴号,可用座公里增加约7.5%,营业利润相对增长16%。若平均单位里程票价上调5%,营业利润相对增长10.81%。
铁路企业IPO之路进入“加速”轨道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表示,全面启动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工作,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进国铁企业股份制改造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铁路企业资本结构优化调整的具体行动。
图源视觉中国
2018年4月2日,上交所发布信息,称已经与铁路总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铁路建设债券、铁路资产证券化、铁路下属企业上市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包括推动铁总相关主体的债券融资,推动铁路资产的资产证券化,支持在铁总所属企业中培育后备上市企业,通过IPO、并购等途径,分批分层次推动铁路企业资本化、股权化、证券化改革。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已经有大秦铁路、广深铁路和铁龙物流,还有计划上市的中铁特货、中国铁物,加上本次获得IPO申请受理的京沪高铁,如果都能成功上市,那么中国铁总旗下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6家。
(记者庞舒青)
- 来源:天目新闻
- 监制:范波
- 责编:潘洁
- 编辑:陶朝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