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犯”康美药业:行贿千万频遭举报、广发证券助其融资256亿】
前有一则“会计差错”更正公告,让康美药业核销近300亿现金,后又一份“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修正2017年年报中的部分数据错误。康美药业,依旧坐在风口浪尖。
5月5日晚间,康美药业发布公告称,收到上交所的问询函,要求康美药业进一步核实并披露前期差错更正的12大相关问题。
受此消息影响,5月6日康美药业开盘跌停,截至收盘,康美药业报8.59元/股,总市值为427亿元。此前的千亿市值,早已灰飞烟灭。
财务风波打脸券商
康美药业的财务问题,不仅使股价暴跌,还使得不少券商惨遭打脸。
日前,证券日报刊文指出,从个股机构关注度方面来看,康美药业一年以来共被7家券商发布12篇研报推荐。其中,中银国际证券给予康美药业最高目标价37.64元/股,华泰证券给予其最低目标价21.6元/股,而其当前股价,距离券商给出的目标价相差甚远。
中银国际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康美药业账面资金充裕得益于提前储备,未来进入经营质量持续提升的阶段:近几年公司经营质量不断提升,在医药商业收入占比提升的情况下,经营性净现金流还能稳定持续提升,说明以中药饮片为代表的现金流业务进入规模越大增长越快、经营质量越好的阶段。估算未来3年公司的重大资本开支在70亿元左右,公司通过经营收益和多渠道融资方式保障后续重要投资项目顺利推进。”
此外,唱多康美药业的券商也绝不止中银国际证券,民生证券于2018年9月份首次给予康美药业“谨慎推荐”评级,东兴证券则于2018年7月份维持其“强烈推荐”评级。不过,如今这些券商投研无疑均遭“打脸”。
虚增18亿深陷“行贿门”
实际上,对于康美药业来说,造假质疑并非首次出现。
早在2012年,康美药业曾被质疑涉嫌财务造假,虚增18亿资产。据裁判文书网,此后的2014年至2018年,不断有投资人向证监会等监管层举报康美药业。直到2018年12月,证监会时隔多年对康美药业立案调查,才有此次康美药业对2017年度年报的更正。
除业绩上埋的长期雷,更为棘手的是康美药业陷入的“行贿门”。
2010~2011年,蒋建平利用担任阆中市市委副书记等职务便利,在招商引资广东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过程中,非法收受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马某(即康美药业创始人,马兴田)所送现金20万港元。马某在证言中表示,行贿目的是公司在阆中投资,需要处理好关系,项目才能顺利进行。
据媒体的公开报道,这已经是康美药业第五次卷入行贿事件。在十五年的时间跨度中,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曾分别向广东省内的市领导、证监会监管发行部门和广东省食药监局的干部行贿,所求事项除与公司有关以外,还为自己参选人大代表谋求帮助,涉及金额合计高达近1300万元。
与广发证券来往密切
财务造假,多次行贿,康美药业有何靠山?
据财联社报道,康美药业实控人马兴田、许冬瑾夫妇及控股的信宏实业、博益投资与广发证券资本往来密切。
康美与广发真正意义上的“结缘”始于2001年,广发以保荐人身份助推康美药业上市,而其后10多年间,二者资本往来密切,可谓“互惠互利、唇齿相依”的关系。据广发证券公告,康美系公司信宏实业,位列广发证券十大股东之位,截至2019年一季度,康美集团持股比例达1.91%。
据wind数据显示,由马兴田和许冬谨夫妇控股的康美事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康美药业持有广发基金公司9.46%的股份。而广发证券投资银行部总经理助理钟辉,则在2000年至2010年任康美董事。
不仅如此,2006年-2018年,康美药业与广发证券合作频繁,康美药业2006年公开增发、2007年公开增发、2008年发行可转债、2010年配股、2011年发行公司债,还有2014年、2015年、2016和2018年进行的融资保荐人均为广发证券。而这一系列的融资动作,为康美药业带来约256亿元资金。
尽管证监会最终的调查报告还未公布,但在如今已经确定的“会计错误”面前,康美药业恐难以逃过行政处罚。
至于事件背后是否还存在其他猫腻,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