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先富之后】先富之后教之
2018年如此特殊,中国已经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将近40年,而当今人们的焦虑,其根源都来自时代节奏会否改变的担忧。
以2018年为分界;之前,全体参与掠夺性财富创造;之后,逐步倾向于讨论财富分配。
01
伟大时代:中国抓住自己的机会
用伟大来形容过往40年是恰当的。
如果你熟悉1978年之前的历史,就会认同:当时的生产力极度压抑,个人有再大的抱负,也只能蜷缩在等级制度的条框中。
人,是拗不过时代的。时代给你机会,你意气风发;时代晦暗不明,你只好低头。
在等级为纲的社会里,地富反坏右等“家庭成分”烙印,左右很多人一辈子的生命轨迹。成分不好有什么资格上学?这样的质疑直接断送年轻人的前途。只有少数佼佼者,凭借坚韧和敏锐,最终抓住高考恢复的机会,脱离知青下乡,实现人生飞跃。
逃离“贫穷”的恐惧,驱动着所有人。大家都想先富起来。如果那时候俯瞰神州,会发现数百个县,各自灵活的采用措施,推进经济发展,一场自县级行政单位开始的经济竞争拉开大幕。*参考张五常论文《中国的经济制度》
随后,中国赶上WTO的全球化分工,参与信息时代整场盛宴。不经意间我们发现,离曾经的世界老大美国,只有一步之遥了。
02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反面是?
经历那个时代的前辈们,会真心感谢邓公的政策: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这句话将等级为纲的社会制度指针,拨向以经济发展为纲。绝对平等的社会,人们只会死气沉沉,吃大锅饭。而给公平的机会,让大家各自施展,有勤奋聪明的、有懒惰愚笨的,人们自然会拉开差距。
敢于开始让人们拉开差距,是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气。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的另一层含义,即是让另一部分人保持原状。更直白的讲,把富裕分配给一批人的同时,也会把贫穷分配给另一批人。
耶鲁大学一宝,法经济学创始人归多·卡拉布雷西,其名著《悲剧选择》,就是在讨论社会如何分配悲剧。归多说:社会要葆有道德自信,就得将悲剧的分配伪装起来。当我以此对照,来回溯国家发展历程时,不得不感慨:伟大学者看待世界的视角,是多么深刻。
当时的中国,也有悄无声息的财富创造和分配,隐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市场发达,定价机制活跃时,“土地”“股权”“资源”后面的可以市场化的财富,以20-30年的积累,一次性折现巨钞票。如同石油在巨大压力下,喷涌出地面一样。
在很多国家高速发展的历史上,这种“掠夺式”财富的机会仅有一次。赶上的和没赶上的,财务状况差距巨大。
03
2018年之后,改变对财富的认识
2018年之后,中国经济将赶上并超越美国,而原本的发展模式,就越来越难持续。无论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我们都需要自2018年之后,再次认识财富的本质。
投资者需要放弃快增长、短时暴富的心态,转而追求稳增长,长周期盈利的现实,在关键原则上看重:财富保值、传承及配置多元化。
外部来看:
1、反全球化情绪越来越强烈。2001年开始,正是成为全球化的一块拼图,中国获取巨大发展。从最低端制造分工开始,如今已经对发达国家经济构成挑战。我们无法再韬光养晦、隐藏自己。中美的竞争、博弈将成为新阶段的核心。
2、未来的路没有先例借鉴。我们一直望着别人背影追赶,学习。而如今中国完整参与信息智能时代。已经没有更多理论和经验供我们参考,我们将踏入不确定的领域,自己是领航者。
内部来看:
1、政府和企业债务问题,普通百姓现金流普遍存在风险。邓公的前半句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如今将会践行另一句:让所有人能实现共同富裕。通过完善社会分配制度,以此来护航经济转型期的稳定。
2、调整策略的滞后相应。我认为现在调整经济的各项策略是有效果的,但正如刹车后还有一段惯性,2019年后才可能触底回升。保持冬天的谨慎,是始终必要的。
辉煌的40年,是财富挖掘、创造的过程,2018年之后,我们面对着财富分配的新里程。无论如何,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中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奇迹,这一点,是值得自豪的。
编纂ByEddie-专业保险人@香港友邦,微信:Wealth_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