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基金,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不合适也强求不来收益]
在投资理财中,有一个不变的定律,就是合适的基金产品应用在适合的投资者身上。事实上,大多数投资者在过程中往往忽略这个重要的因素。想打破这个规律,最后往往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怎样才算适合,我认为可以从这4个方面去分析:
- 认知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 清楚了解基金的风险等级
- 明确理财的收益范围
- 掌握自身资金的流动性
一、投资者要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不管是基金还是其他投资理财产品,在投资之前都会被要求进行风险承受能力的测评。这是一个综合指标,只要按照自身的真实情况去填写,就能得出一个较为准确的风险偏好。总的来说,会从投资者的资产情况、家庭情况、收入情况、工作性质、专业知识、投资经验、投资预期等等方面出发,根据综合评分,一般会有以下几个不同的风险的等级,C1-最低风险等级、C1-保守型、C2-相对保守型、C3-稳健型、C4-相对积极型、C5-积极型。
因此在投资基金的时候,一定要以自己的风险偏好为前提,选择适合的产品。如果不能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那么在投资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不安,间接导致投资的结果不尽人意。例如一个保守型投资者偏偏要去买股票型基金,在市场波动剧烈的时候,短期出现亏损,必定会令这位保守型投资者寝食难安。
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例如资金的性质发生改变,年龄增长,投资经验逐渐丰富,收入增长,市场行情变化等,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会随着上升和下降。所以在不同的阶段一定要明确自己真实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去投资基金。
二、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
我们都知道基金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大多数投资者的理财需求。不同的基金产品,存在较大的风险差异。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基金产品的风险,不然就会吃大亏。一般来说,股票基金风险>混合基金>指数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由低到高,分别为R1至R5,投资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产品的风险,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而很多投资者往往只顾着看收益,而忽略风险等级这个重要的因素。
三、 适合的理财需求和收益预期
投资基金的步骤应该是先清楚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再去考虑收益的高低。现实中投资者往往把这个步骤反过来,所以导致亏损累累。一定要理性对待收益,不要着急去获得理财收益,也不要想着一定要实现高收益。那些一心抱着发大财,幻想马上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应该要清醒了。适当的理财收益是建立在理财风险之上的,俗话说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投资债券基金,总不能想着收益一年翻一倍吧。但是在同类产品当中,挑选出盈利能力较强、适合投资的一款,是在收益范围中做的最恰当的事情。
四、适当的流动性
除了风险、收益,流动性也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事情。适当的流动性,才能发挥本金最大的价值。假设一笔资金闲置的时间不会太久,只适合短期投资,那么用它来投资偏股型基金,就有点捉襟见肘。也许在市场行情上涨之前,由于急需使用这笔资金,因而赎回基金,导致卖在大涨之前,这就是流动性不适当导致的投资失利。假设这笔短期的资金用来投资货币基金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了解资金的流动性,对投资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基金需要长期持有、长期投资,流动性不充足存在很大的弊端。
总之,投资基金要做到面面俱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合适也强求不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