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已久的刘强东再一次扬眉吐气,成功拿下第4个IPO
沉默已久的刘强东再一次扬眉吐气,成功拿下第4个IPO,京东物流成为仅次于顺丰的国内第二大物流公司,而他的人大校友张磊也再度封神,当初投资的3亿,如今豪赚几十亿。
近一年,刘强东旗下有4家公司IPO,分别是京东集团香港二次上市、达达集团美股上市、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在香港上市,他也成为拥有最多IPO公司的创始人。刘强东的财富也得到了快速的增长,现在妥妥的江苏的首富。
穷小子逆袭了,但是刘强东的一路走过来也不顺利,没有师兄张磊,刘强东也不会有今天,京东也不会有今天,京东物流也不会在香港上市。
这要从08年金融危机说起,06-07年,刘强东得到了今日资本A轮和B轮融资,但是京东的重资产模式烧钱很快,到了08年,京东账上已经没有钱了,此时投资人因为金融危机的原因已经开始保守,再加上京东的模式和淘宝相比,很多人不看好。
这是因为当时的投资人认为淘宝的轻资产模式更容易做大,而且淘宝是持续盈利的,而京东持续亏损,并且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京东什么时候盈利都是个未知数,所以这时候投资人看好的是淘宝的模式,不看好京东的重资产模式。
在这种情况下,刘强东去融资不碰壁才怪。
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况下,刘强东见到了人大的师兄张磊,此时的张磊名气没有现在这么大,只是一个小有成就的投资人而已。
张磊问刘强东:想要融资多少钱?因为已经吃了太多的闭门羹,刘强东试探的是说:7500万美元,张磊说道:7500万美元,我肯定不投,我要投只投3亿美元。
刘强东心想师兄是人傻钱多嘛。
其实不是,张磊给刘强东算了一笔账,京东建全国的物流中心、周转中心、仓库、招聘快递人员等等,这些都需要很多钱,3亿美元也只能够京东在一二线主要城市布局,远远达不到全国布局需要的资金。
张磊对物流行业的深刻理解,让刘强东佩服不已。
在其他投资人不看好京东的情况下。张磊为什么敢对京东下3亿美元的重注?
这是因为张磊在投资京东之之前,已经对整电商行业进行了深刻的调研,调研的结果显示,整个电商行业70%的投诉都来源于物流关系,电商不同于线下零售,电商关键在于物流,谁能够解决物流,让消费者能够得到更好的物流体验,谁就具有长期的价值,谁就具有护城河,京东的重资产模式无疑是这样的企业。
所以张磊重资了京东3亿美元,这才有了京东物流的前身,在京东物流独立发展之后的A轮融资中,张磊又加重注,这几笔投资让张磊赚了几十亿美元,在其他人不看好的情况下,敢于下重注,不得不佩服张磊的眼光。
有了张磊的3亿美元的融资之后,京东开始在一二线城市打造物流重资产的模板,并靠这个模板成功融资了几千亿美元,在纳斯达克上市,所以说刘强东能够有今天,张磊功不可没。
除了京东,张磊在一级市场还投资了美团、滴滴等。
相比于一级市场,张磊在二级市场的名气更响亮,张磊在二级市场俘获了很多知名公司,比如说新能源龙头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光伏老大隆基股份和光伏的老二通威股份,创新药龙头百济神州和恒瑞制药等等。
得益于这些成功的投资,张磊只用了15年,就让高瓴资本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私募成长成为亚洲最大的私募,投资收益率比巴菲特还高18%,连巴菲特都公开说,张磊管钱的能力比自己还强。
张磊在二级市场斩获了太多的知名公司,投资的收益率很高,所以张磊在二级市场的投资逻辑更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更适合散户投资,一级市场的投资对资金量要求非常高,风险、流动性都难把握。
为了让更多的散户能够在二级市场投资,张磊在亲著的《价值》中给散户提了三个忠告,值得深研。
1、好的投资不要只看低的市盈率,要看价值,有些公司很便宜,但是是垃圾股,这类公司不要碰,一定要投资优质的公司。
2、要学会分散投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3、要防止机械的价值投资
不要机械地寻找低估值股票,机械的长期持有,要根据市场情况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不然被机构洗来洗去,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现在A股的基本面是比较好的,但是这轮牛市当中,很多散户越炒越亏,其实是没有明白如今A股有什么变化,被机构洗来洗去,所以不要永远地买高卖低,投资不是投机,不要看风口,要看价值,这是张磊在《价值》中对A股的研判,书中还公布了高领资本的7大选股公式和3大投资建议。
全书没有套话,全是干货,所以这本书一经出版就火爆投资圈,甚至被很多人买去收藏。得到了董明珠、王卫、刘强东、曹德旺等50+大佬一致推荐。
董明珠说:张磊坚持重仓中国、重仓中国制造,为中国制造贡献自己的力量,让自己很佩服,他的《价值》是他的思考与总结,更蕴含未来实体经济和产业创新的启示,非常值得细读。
曹德旺说:阅读此书能够发现张磊处世立德的根本思想,这是带兵创业的基础教材,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扩展视野,有助于成长。
点击图片下方的“看一看”或者蓝色字体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