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美元研发成本(花掉上百亿美元研发费用)
花掉上百亿美元研发费用,成果约等于一块豆腐。仔细研究了美国当下火爆的植物基海鲜后,我断定他们没吃过中华素斋。
植物基海鲜这名字是不是听上去很高大尚?这玩意儿是继人造肉上市公司们估价暴跌后,华尔街在人造食品领域的新贵。
目前美国有八十二家企业在这个领域,累积投入了上百亿美元,技术流派也是五花八门。有从海藻中提取有益细胞重组繁殖,模仿金枪鱼肉的;有从藻类中直接提取蛋白,加工鱼柳的,还有直接用植物基合成鱼子酱的。
不过这一次,植物基海鲜创业公司显然吸取了人造肉公司产品推广溃败的教训,把模仿真实鱼类口感放在了第一位。
而它们也终于发现了新大陆,中华料理。中国厨师的最大本事就是仿生,把味道完全不同的食材,通过烹饪技术和神奇的调味处理,在形色味上最终真假难辨。
于是,一股实验浪潮在中餐馆展开,而彻底摈弃了牛排馆、汉堡店。美国铭阁粤菜餐厅与全球最大的植物基海鲜创业公司IMPOSSIBLE FOODS深度合作,从菜式打造到产品推广,历时三个月,神奇的是,竟然没有一个食客吃出是仿生素鱼,纷纷夸赞这鲑鱼的味道超好。
解决了烹饪技术的仿生,口感观感的仿生,植物基海鲜才真正为用户接受,IMPOSSIBLE FOODS的产品销量增长了近十倍。
IMPOSSIBLE FOODS的成功,刺激了美国的植物基海鲜公司更广泛的与全美顶级中餐厅的合作,一时间,中餐厨子成为植物基海鲜甚至是仿生肉推广的救世主。
不过,笔者很怀疑这帮美国的人造肉创业者没来过中国,更不知道还有素斋这个东西。只需要豆腐、菌类和蔬菜,中国厨师的炒勺下,没有什么肉类不能模仿的。
我曾以为烤羊肉串是素斋的天花板,哪里想到菌类和豆腐可以完全模拟小羊肉滋滋冒油,鲜嫩多汁的口感,甚至还有一款厚实紧致,焦香四溢的大腰子。对于美国那些仿生海鲜菜,又能有多少难度?
如此看来,美国植物基海鲜的创业者那上百亿研发费用花得真冤,用个万分之一,雇几个中华名厨,连食谱带营养搭配、养生计划,全给你搞定。您觉着普通人做不出名厨的效果,不是有发达的预制菜吗?有现成的豆腐、蘑菇,还用得着研发植物基的海鲜和肉类?
中国五千年的烹饪文化早把这些不想长胖、还要满足口舌之欲的需求安排得妥妥的。也许中国烹饪对世界最大的贡献反而是生态物种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