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是黄金猪 合生往事:囊中尽是黄金靓地,广州新中轴豪客
2020刚刚过去十多天,就有一款“东风快递”悄然降临——前几天,合生创展公布了一个大消息:并不太垂垂老矣的朱老农光荣退休,在合生内部被成为“大小姐”的朱桔榕一步到位,正式接班。
这个消息与世茂和福晟的“大瓜”撞车,并未获得行业内过多的关注。这种状况令人不禁感叹:地产圈大浪淘沙,很多风云人物已如过眼云烟。
不过也难怪,对于地产很多新生代来说,合生朱老农是陌生的。这位被某红烧肉大师傅誉为隐形冠军的地产江湖英雄已然迟暮。前些年的低调是有意为之——合生是与媒体合作比较紧密的房企之一,但往往会把职业经理人推到前面,很少看到朱老板的身影,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在公共场合见过其真身。而这些年朱老板在媒体鲜少出现,却是因为从里到外的乏善可陈。
环环不想多说合生的现在与未来,以及被寄于厚望的富二代。只想还原下十多年前的合生创展与珠江投资,以及朱氏三兄弟激情燃烧的岁月和发家史。
15年前,在那个值得大书特书的房地产黄金时代。广州作为中国房地产起与兴的发源地,楼盘产品标杆有华南板块八大盘,房企明星有南派开发商,与所谓的海派地产和京派地产相不分轩轾,甚至屡屡占据上风。盖因广州离香港近,而中国地产的祖师爷是香港。
当时,合生创展是南派地产的领军者,简称合生。关于合生的历史,媒体报道并不少见,除了搜不到朱老板的照片之外。
如上所述,王石所言非虚,合生当年的销售额已过百亿,在国内同行中独此一家。彼时的万科、恒大、碧桂园与之相比,根本不在一个level上。那时融创还是顺驰,地产四大地产是招保万金,排不上名次的确是实力不允许。
合生帝国之所以被称为隐性冠军,是因为严格来说,朱老板的版图里销售额应该是合生加珠投,两家公司原本就是朱老板左手倒右手的事儿,方便拿地与运作,一家注册于香港并上市,一家注册于内地但不上市。再者,如果计算朱氏家族的地产版图,还需要加上其兄朱拉伊的企业新南方集团和弟弟朱庆伊的企业珠光地产。三兄弟各自做着高端房地产的开发,内部难免会有资金、土地、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和交集。
另外,珠投还有许多非地产方面的业务,涉及城市基础建设和电讯保险建筑等等各个方面。因为非上市公司,也很难估算清楚。这也是朱老板常常给人以神秘色彩的原因之一——身家多少,一直是个谜。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前,合生前进的速度与步伐还属正常,时不时会有大新闻爆出来。比如,当年曾经以500万年薪加期权聘请深圳市原副市长武捷思出任总裁,这位熟悉金融融资的前政府官员为合生系解决了许多棘手的问题。之后,合生的高管换人就有点如同走马灯,一波接一波。至于换人的原因,网络上众说纷纭,基本上倾向于信任与放权的问题。再后来,合生就渐渐脱离地产头部企业,眼见着小兄弟们一个个冲千亿,而合生一直在百亿徘徊不前。
合生落伍的问题其实是朱老板的问题。
合生的土地储备向来是相当充足的。不但充足,而且拿地的位置绝佳,这方面不得不佩服朱老板的眼光与大格局。以广州为例,合生珠江帝景就在距离小蛮腰直线距离两公里不到的新中轴线上,是新中轴线上绝无仅有的高端豪华大盘,业主非富即贵,据说里面的副省级领导大有人在。前广州书记万庆良有一套大平层,曾经对媒体记者发出一个月租金五百元的何不食肉糜之天问。朱老板当年盘下这块地时,可有谁想到过会有现在的风光?
在广州东部和北部的几块地,华景新城,骏景花园,帝景山庄,云山熹景,帝景苑,江山帝景,湖山国际,哪一个不是让同行羡慕嫉妒恨的黄金靓地呢?冥冥之中,倒似乎合生不是跟着政府规划拿地,而是政府规划跟随合生拿地倒步伐。合生当年拿地时曾经一片荒芜的地方,现在哪一个不是地铁城轨高速一路向东呢?
客观地说,朱老板是拿地的好手,高手。
但合生后来为什么落伍?因为朱老板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这羽毛不是别的,是他对于每一块地的超出想象的期望值。坚持大户型的高端产品,坚持慢开发,坚持不降价。这种缰化的理想主义思维与房地产所风行的高周转模式背道而驰,岂有不落伍之理?与之类似的是星河湾,黄老板对产品的执着无人能比,但企业规模同样也是绊在了百亿门槛上。
如今,合生换了掌舵人。
一年多前,通过写合生与安缦之父Adrian Zecha合作打造MAHA的通稿,环环对于朱大小姐的打法有过一鳞半爪的了解,那就是寻找大IP,,通过生活方式的缔造,重新定义豪宅的标准。
不过,富二代能否带领合生系重生,关键的因素其实很简单,就是朱老板这一战略顾问是做虚还是做实。如果放手让女儿一搏,前景当可期。从2018年到2019年,合生的业绩从100多亿猛增到200多亿,富二代也算交了一张不错的答卷。可如果朱老板仍然是闲不住的心和闲不住的手,效果则难说。因为无论从年龄、精力,还是体力上来看,61岁的朱老板仍属壮年。
岂能就此归隐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