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访问本站!

“宅经济”下催生的“共享员工”新业态_共享员工是怎样的模式

股市头条 2024-01-3123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民开启了“宅”工作、“宅”生活,随之而来带动了线上服务行业的逆势爆发。虽然很多线下服务闭门谢客“被歇业”,电商平台却呈现出供不应求、生意兴隆的繁忙景象。在这样特殊时期,也催生了支撑民生服务的新业态——“共享员工”。这种跨界员工合作形式可以在疫情期间极大的解决优化配置用工难题。事实上,“共享员工”是“灵活用工”的一种新形势,满足特殊时期特殊的就业分配需求。

在疫情蔓延之前,随着人口红利以及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灵活用工”的趋势已经初现端倪:员工与企业的关系更多在朝着个人与品牌的关系变化,边界被模糊,众包经济、零工经济等不同于传统雇佣制的用工方式都在应运而生。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据国盛证券的测算,我国“灵活用工”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592亿,未来有望保持25%或更高复合增速。

面向新的民生保障诉求之下,虽然有一些线上平台采取“自救”行为,联合友商共享人力资源,但尚有更大的市场诉求待满足。此刻,原有的“灵活用工”平台有着更天然的服务优势,帮助零散闲置员工和“用工荒”企业解决双方难题。

例如,2019年成立的灵活用工众包服务平台高灯科技“自由薪”就非常迅速开展了相关支持。该平台累计了近万家合作企业,匹配任务需求近10万人次,在这样相对成熟的服务体系下可以迅速响应当下诉求。“自由薪”自义务开设”共享员工”免费业务后,首批服务用工需求已经超过1万个,涉及50余个城市的生鲜、医药健康、日化等众多行业,目前像美菜、叮当智慧药房、蓝月亮、物美等品牌均已签约。与此同时,为解决广受关注的安全问题“自由薪”联合腾讯“微保”免费为所有的服务人员提供一份最高价值10万元的“新冠肺炎保障金”。

疫情的短期影响终究会过去,而在这场特殊的战疫面前,我们看到了各行各业敏锐的应急反应,得以保障“宅”经济下民众的生活需求。而基于“共享员工”展开的关于灵活用工的服务业态也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和发展。(张铭阳)

[ 责编:陶媛]

Copyright © 2024 第三财经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23019220号     技术合作:544727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