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华为内部会议上,数万名员工发起主题为任正非到底懂什么的投票,最后
在华为内部会议上,数万名员工发起主题为“任正非到底懂什么”的投票。最后,任正非仅得到一票,还是他自己投的!会议上的投票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任正非懂技术吗?0票,任正非懂财务吗?0票,任正非懂营销吗?0票,任正非懂管理吗?1票。据说,这一票还是任正非自己投的。
众所周知,任正非这个创始人并不是技术出身。退伍之后,任正非便去了南油工作。不过,任正非的运气实在是不好,没工作多长时间,便因为自己的失误导致企业亏损200万。
其实从本质上来说,事实就是如此,任正非学的是建筑,根本与通信技术毫不沾边;财务、营销更是现学现卖,而管理上用吴春波教授的话来说就是:“任正非从来不看管理类的书籍,还真谈不上有多懂。
令人惊奇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创始人,在44岁困顿不堪的时候,凑了2.1万元把华为一步步发展起来,盈利自不必说,竟然凭一己之力,将华为送上了5G通信之颠。
1987年,任正非和5位同伴凑了21000元,在深圳一个破厂房创办了公司,这就是华为的前身!
从那时起,华为就开始了一种“床垫文化”,就是每个人的办公桌旁都放有一个简易的床垫,经常性有员工加班到太晚,就直接把床垫拿出来一铺,在办公室睡,有时为了赶工,连续几天睡办公室的都有。包括任正非自己,办公桌下都有一张床垫。
那时的华为没有技术,缺少资金,更没有经验,再加上一个外行老板,但任正非硬是拼着命带着华为走了出来,成为全球瞩目的高科技企业。
当一名领导者有个人魅力,能让员工信服、佩服的时候,他的公司才是无比团结和向上的时候。
在一次采访中有人问到任正非是如何管理一个拥有着20多万员工的企业的时候,任正非说道:“只要把钱分好了,管理上一大半问题就都解决了。”也许很多人会认为当代企业家,哪个不会说?不会洗脑?但任正非就是个例外。
2020年华为分红,每股1.86元,华为持股员工人均薪酬达到60万左右,而身为老板的任正非在华为仅拥有1.14%的股份,剩下的98%全部分给了员工。
2009年之前,华为虽然在国内外通信市场获得全胜,但作为华为当家人,任正非极少在媒体面前露面。
华为的成功绝不是偶然,除了有一帮“上能端香槟谈理想,下能卷裤腿挖田地”的非凡团队之外,任正非是绝对的功臣,他是华为的魂。
作为企业家也好,投资人也好,投资教育得很多,但是像任正非这样的人也是少有的,其实还有我们都知道的高瓴资本的张磊。
张磊是有名的投资大佬,在投资界也是鼎鼎有名,而他所有的投资技巧和知识都是史文森倾囊相授的。在张磊学成回国创业时,耶鲁大学基金会提供了一笔巨款作为张磊的第一笔资金。
不仅是京东,张磊还投资了腾讯、滴滴、美团、格力等公司。实际上,张磊在投资京东之前就投资了腾讯。2005年,张磊创办了高瓴资本,并将大部分财力押注于腾讯。当时很多人不看好腾讯,但是张磊毅然投资腾讯,原因很简单。
张磊选择投资腾讯的原因是他去义乌小商品市场做调研时发现,那里几乎每一个摊主的名片上都有一个Q Q号。他进入义乌招商处后,又发现那里留给外界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QQ号。让他意识到,QQ用户的深度远超想象,腾讯一定能依靠Q Q而崛起。
几年过去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腾讯从当年的市值20亿美元暴涨到4300亿美元,张磊仅从这一次投资中就收获了200多倍的收益。而当年那批嘲讽他“人傻钱多”的人,也变成了赞美他“艺高人胆大”。
商海浮沉,选择格外重要。一次正确的选择是幸运的,那么两次、三次,甚至无数次正确的选择,就足以证明一个人的实力。而张磊就是这样一位投资界的传奇人物。
张磊始终看好国内企业,坚持价值投资理念,秉持一贯的长期主义,坚决不赚快钱。张磊说过:“高瓴投资理念的最核心之处在于寻找到‘具有伟大格局观的坚定实践者。"
2020年,张磊把他的投资理念和经历写成了《价值》一书,这本书一经出版,就获得了董明珠、曹德旺、马化腾等50位国内外大咖推荐,今年四月,还获得“书香重庆”十大年度好书称号。
这是他第一次向外界公开高瓴7公式和10个投资案例,并手绘了公式的11幅插图。说这些数值超过百万一点都不夸张!该书还首次公布了19张张珍贵的照片,以及他对工作和生活的看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名人的创业故事,再加上张磊文科状元的文笔。就像读故事一样,这本书浅显易懂,值得仔细阅读。
他在《价值》中写到:一个商业机会,不应该看它过去的收入、利润,真正值得关注的核心是,他有没有为社会解决问题,有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只要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企业,它的收入和利润早晚会兑现。秉持着这样的观念,张磊才捕捉住了腾讯这条大鲸鱼。
有时间可以商讨《价值》,学习“中国巴菲特”张磊十几年的投资经验,相信一定会帮助你扩展思维,领悟人生和财富智慧!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图片下方“看一看”下单。
价值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