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强人的忠告【俏江南悲剧再复盘:一个女强人被这样扫地出门!】
在没有枪火的商业战争中,这个女人败给了资本的笑脸。而就前两天,退隐江湖的张兰正在院子里赏花,她本以为这就是她的天伦之乐。但消息传来,她要被监禁一年。
作者:左福
来源:快刀财经(ID:kuaidaocaijing)
红极一时的俏江南,和它的董事长张兰又一次被推到台面。
3月13日,香港明报称,香港法院以张兰隐瞒资产藐视法庭为由,判处其监禁1年。“暴富后被踢出局”“台湾艺人大S的婆婆入狱”,一时间财经媒体、娱乐媒体都纷纷转载。
尽管张兰本人、律师都公开辟谣,但这条消息仍旧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一个年仅60岁的妇人,为何能够带来如此大的轰动?
一切都要从她的俏江南说起。
01
从阿兰到俏江南
2000年,张兰在北京开了第一家俏江南。在那之前,张兰是“阿兰餐厅”“阿兰酒家”“鱼翅海鲜大酒楼”“阿兰烤鸭大酒楼”等北京诸多餐饮店的老板娘。
这个女人可谓传奇。
1987年,张兰从北京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便奔赴加拿大。据说在大洋彼岸,张兰做过发廊洗头妹、当过端盘洗碗工,还当过装卸工,和男人一起扛上百斤的猪肉。最多时,她一天工作16小时打六份工。
1991年,张兰怀揣着13万元钱回国,在北京开出第一家川菜馆阿兰餐厅。此后10年里,“阿兰”的招牌开始复制到各个餐饮领域,包含海鲜、中餐厅、烤鸭等。
随着财富的积累,张兰开始寻思把手上的“生意”变成“事业”,通过高客单价、规模化等商业套路做大做强。
这才有了后来的俏江南。
不知是运气,还是张兰在餐饮行业10年摸爬滚打后的商业嗅觉,接下来的10年,正是餐饮快速增长的时期。有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正餐市场规模1.1万亿元,到2012年,这个数字达到了2.2万元。5年翻两倍的增速,而今看来是历史上最好的创业红利。
在餐饮领域,高客单价其实有人在做。粤菜、淮扬菜、浙江菜,早就成为高端商务用餐的标准,其客单价甚至能达到300元。
张兰则从老本行川菜入手。这是一个广受欢迎的菜系,规模化起来应当不难。但普通川菜人均价格都在100元以下,如何打造高端化呢?
一定得爆品思维。
张兰曾耗资3亿元成立首家兰会所。这个会所的设计师是菲利浦·斯塔克,他的代表作是巴黎Bacca-rat水晶宫。为了找来这位大师,张兰花了1200万元。
据称,在这家会所里,一个水晶杯近1万元,一把椅子大约20万元,一盏水晶灯就500万元。而墙上那巨幅油画是著名画家刘小东的真迹《三峡新移民》,张兰为此花费了22000万元。
爆品一出,吸引了不少眼球,其高端的身位理所当然地坐正了。2005年,世界著名企业菲亚特集团提议以10亿美金入股俏江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俏江南获得了唯一中餐服务商资格,负责为8个奥运竞赛场馆提供餐饮服务。
到了2013年,俏江南在全国开出80家直营店。当年9月,俏江南总裁安勇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说道,俏江南在2013年仍然实现了业绩增长,并将在全国范围内再开10家新店。
一切都看似红火。但往往是繁荣背后,危机潜藏,细看俏江南内部,这家公司可能没那么俏了。
02
俏江南不俏了
从现在往回看,在反腐倡廉背景下,2013年餐饮企业月倒闭率高达15%,高端餐饮市场欲振乏力。
俏江南在这一年应当受到了不少冲击。安勇在规划10家新店时表示,“这些新店面积将控制在800平方米左右,装修风格上也将注重实用时尚,不再一味追求豪华装修,使单店成本控制在六七百万元,这将大大降低开店成本。”
很显然,在面临巨大的市场落差后,俏江南的转型显得有些迫切。新店配置,直接从高端奢华餐饮,过渡到了大众化餐饮。
这说明,俏江南已经没有足够的资本去装饰自己了。
其实,早在2008年,俏江南大肆的扩张就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压力。这年春节,张兰在一个聚会上认知了鼎晖投资王功权。当晚,俩人就到了俏江南公司总部,就融资事宜进行了初步的商议。
2008年12月,张兰牵手鼎晖投资和中金公司,出让10%的股份,融资3亿元。但最终,鼎晖投资只拿出了2亿元,为俏江南估值20亿元。据说,就算是20亿的估值,也是俏江南2009年净利的15倍。
在拿到投资之前,张兰还与鼎晖投资进行了对赌。鼎晖投资要求俏江南在2012年底上市,否则俏江南必须按年回报率20%回购股份。
很不巧的是,2011年IPO的俏江南,在A股和港股市场都碰壁了。也就是说,张兰需要按照协议,拿出4亿元回购鼎晖所持有的股份。
现金流是每个企业的老大难。就连身价220亿美元的马斯克,也曾为现金流抵押了5处房产。张兰拿不出来那么多钱,为此,鼎晖启动了“领售权条款”。
条款要求,除了鼎晖转让所持10.53%的股份,张兰也要跟随出售72.17%的股份。而多达82.7%的股份被触受,又将触发公司清算条款。
靠洗碗洗发扛猪肉做起来的张兰,在资本的大手下显得无奈。在清算条款触发后,张兰与鼎晖同时出售得来的现金,唯有偿还鼎晖2倍回报后,才是张兰的。
协议摆在面前,张兰和4年一样潇洒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03
俏江南尚存,却再无张兰
直到2014年,鼎晖才找到俏江南82.7%股份的买家。欧洲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CVC为此花费了10亿元,鼎晖拿了4亿便匆匆走人。
但此时,创始人张兰手里只捏着俏江南13.8%的股份,俏江南再也不是张兰的俏江南。
这其中还有另一个说法,其称当年俏江南与鼎晖并不曾签署“对赌协议”,张兰本人更不是净身出户,“只是创业25年,想歇歇。”
话说俏江南上市时,也受到很多资本包括CVC的追捧。但相较于国际资本巨头,CVC并没有如入张兰法眼,就像当年菲亚特集团提议以10亿美金入股时,被张兰拒绝一样。
但2013年6月,俏江南即将聆讯时,CVC单方面在港宣布收购成功,导致其他投资者纷纷离场。张兰最终只得选择CVC。
资本的江湖里,这样的闹剧不在少数。看似冠冕堂皇、西装革履的金融世界,往往潜藏着些下三滥的套路。因为那本身就是最赚钱的套路。
无论谁是传言谁是真相,时间都来到了2013年8月。这天,CVC与俏江南签下收购协议。CVC将持有俏江南82.7%的股权,剩余的股权张兰占13.8%,俏江南员工占3.5%。
这场交易定价3亿美元。但实际上,CVC只掏了6000万美元。其他的,CVC募集基金筹得1亿美元,找6家外资银行贷款1.4亿美元。
资本的投机性暴露无遗,他们希望借助俏江南之后的现金流来还这笔账,这在资本中称为杠杆。就像人们买房时,先把不属于你的房子拿去抵押,贷出款来才支付。
但接下来几年,高端餐饮受挫严重。仅2013年当年,限额以上餐饮收入8181亿元,同比下降1.8%,近1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加上央视报道俏江南后厨卫生等问题,CVC并没有在俏江南赚到钱。
最终,CVC放弃俏江南,将其股权交给了外资银行等债权人。2015年6月,银行委托接管人保华公司接管俏江南。
传言与真相交汇了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张兰最终被挤出局了。当年,有台媒报道,张兰资产遭香港高等法院冻结,家族企业陷入危机。
而直到2016年2月17日,俏江南集团方面确认,张兰不再担任董事会成员,且不再处理或参与俏江南任何事务。
至此,俏江南尚存,却再无张兰。
04
结语
在回顾俏江南衰败是,张兰说:“我最大的错误,就是引进鼎晖投资。”在没有枪火的商业战争中,这个女人败给了资本的笑脸。
而就前两天,退隐江湖的张兰正在院子里赏花,她本以为这就是她的天伦之乐。但消息传来,她要被监禁一年。
爆照自证,张兰又一次走到台前。